开尽千花到藕花,相将又听采莲歌。
无人共酌樽中醁,奈此花前风月何。
开尽千花到藕花,相将又听采莲歌。
无人共酌樽中醁,奈此花前风月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景象。开篇“开尽千花到藕花”,藕花即荷花,诗人将视线从众多开放的花朵中选择了荷花,这不仅展示了荷花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的细致与独到的审美。
紧接着,“相将又听采莲歌”一句,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这种宁静环境中的情感体验。这里的“相将”意指亲密无间,表明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他不仅欣赏荷花,还倾听着采莲人的歌声,这种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
然而,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却也有孤独感的流露。“无人共酌樽中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时,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渴望。虽然有酒,但没有知己可以共同畅饮,这种情感复杂性增添了诗歌的情趣。
最后,“奈此花前风月何”一句,则是对这种孤独和美好之间矛盾心态的进一步抒发。面对眼前的花朵、微风和明月,诗人感到无可奈何,只能沉浸在这份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美景中。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生活理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这种孤独中的感慨和无奈。
衰世门户单,惟有子与我。
手足共一身,右短固不可。
投老得寡妻,谁谓此计左。
鸱枭覆尔巢,骨肉翻成祸。
知几苦不早,渐理归舟柁。
县官不可入,有理子亦颇。
自怜羽翼低,尺书忽远堕。
两年食奔走,老蚕自缠裹。
相救在急难,宁能久安坐。
玄精有可倚,矧此乃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