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砧曲》
《闻砧曲》全文
清 / 严我斯   形式: 古风

长安八月秋风起,长安门巷秋如水。

闺中思妇罢鸣筝,一夜伤心千万里。

前年荡子去从军,消息关山总不闻。

黄龙塞上愁云断,丹凤城边落叶纷。

平沙猎猎吹枯草,碣石霜飞寒信早。

铁衣银碛苦思家,红粉空房愁远道。

乌啼哑哑风凄凄,日暮寒砧到处迷。

玉箸暗随声断续,凉蟾故逐影高低。

青漆楼头雁初度,天寒梦断金微路。

龙堆战士几人还,马革游魂竟何处?

城西一带素车归,白骨沙场半是非。

昨夜深闺犹记忆,开箱还捣旧征衣。

(0)
鉴赏

这首《闻砧曲》由清代诗人严我斯所作,描绘了长安八月秋风起时,一位思妇在闺中听闻远处捣衣声,引发对远方丈夫深切思念的情景。

首句“长安八月秋风起”,点明地点与季节,秋风萧瑟,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长安门巷秋如水”一句,以水喻秋,形象地表现了秋意的深沉与广阔,也暗示了思妇内心的波澜。

“闺中思妇罢鸣筝,一夜伤心千万里”两句,直接揭示了思妇的情感状态。她停止了弹奏,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这份情感跨越了千山万水,直达远方的丈夫。

“前年荡子去从军,消息关山总不闻”两句,交代了思妇丈夫离家从军的背景,以及她对丈夫音讯全无的无奈与担忧。

“黄龙塞上愁云断,丹凤城边落叶纷”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思妇内心的愁绪。黄龙塞上的愁云与丹凤城边的落叶,都成为了她思念与忧伤的象征。

“平沙猎猎吹枯草,碣石霜飞寒信早”两句,继续以自然景观来衬托思妇的孤独与寒冷,同时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

“铁衣银碛苦思家,红粉空房愁远道”两句,直接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与对家庭生活的怀念,铁衣与红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战争与和平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

“乌啼哑哑风凄凄,日暮寒砧到处迷”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傍晚的寒砧声,进一步强化了思妇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玉箸暗随声断续,凉蟾故逐影高低”两句,以玉箸(眼泪)和凉蟾(月亮)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思妇泪眼婆娑、月光摇曳的夜晚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思妇情感的理解。

“青漆楼头雁初度,天寒梦断金微路”两句,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暗示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期盼与梦想,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

“龙堆战士几人还,马革游魂竟何处?”两句,直面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战死者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思妇对丈夫生死未卜的深深挂念。

“城西一带素车归,白骨沙场半是非”两句,通过描述战后归来的士兵与战场上的白骨,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无情,同时也暗示了思妇对丈夫安危的担忧。

“昨夜深闺犹记忆,开箱还捣旧征衣”两句,以思妇在夜晚回忆与丈夫的过往,以及准备再次为丈夫缝制衣物的情节,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深刻地展现了思妇在战争背景下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严我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奉寄

向来虽著侍臣冠,忧国曾无一日欢。

正色立朝从古少,犯颜论事似君难。

思贤会见重相得,乐圣何妨且自宽。

回首高风谁复继,凛然名节照人寒。

(0)

赠方山人二首·其二

故山久已办菟裘,得去欣闻止在秋。

涉世安能长戚戚,收心只欲罢休休。

(0)

题枕流亭

山涵倒影新晴后,水漾圆花乍雨时。

每到凭栏心似镜,细看无一不相宜。

(0)

蜡梅二首·其二

园林摇落独芬芳,未让江梅雪里香。

还恐人嫌梅太白,故来枝上尽涂黄。

(0)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十

崇阁瞰方池,池边绿树围。

披襟临水坐,宁复畏炎威。

(0)

喜雨三首·其一

铄石流金苦异常,行人谁不困秋阳。

狂风忽送排檐雨,涤尽炎威作晚凉。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