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

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

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

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

(0)
注释
河朔: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义廪:官府设立的救济粮仓。
济川才:渡河的才能或管理水上运输的人才。
夜月:夜晚的月亮。
江浦:江边的码头。
春云:春天的云彩。
楚台:楚地的高台,可能指代楚国的行政中心或其他重要地点。
调饥:调拨粮食以解饥饿。
绣服:华丽的官服,指代官员。
几时回:何时能回来。
翻译
河朔地区的人们无安稳之年,荆南地区开始发放救济粮。
为了发动船只运输的任务,必定需要有渡河的才能。
夜晚的月亮照耀着江边的码头,春天的云彩飘过楚地的高台。
人们围坐在一起,期盼着救济的到来,身穿华丽服装的官员何时能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员关心民生、施行救援的画面。"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两句表明由于连年灾害,黄河流域的人们生活困苦,而江南地区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开仓放粮来援助他们。这不仅展示了官府的仁政,也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两句则指出实施救援行动需要依靠有才能的人来完成。这里的"汎舟"是指运输粮食的船只,而"济川才"则强调了对人才的需求和信任。

夜晚时分,诗人在江边感受着月光下的宁静与孤独,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两句通过月夜江景和春日云烟,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最后两句"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他们平安归来的期盼。这里的"调饥"意味着调整或缓解饥饿,而"相望"则是指隔遥相望,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救援行动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

日暮欲何去,迢遥咫尺中。

繁花红岸北,细草绿畴东。

舐犊怜牛老,回车念客穷。

涂长谁信宿,条柳倚春风。

(0)

峡江望匡山

停棹望匡岳,几非人世间。

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

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

沙鸥与松鹤,见我何时閒。

(0)

将还雷峰留别古冈诸子

一自闻风鹤,深惭遁者讥。

寻生人有路,策杖我何归。

旧筑青山稳,征帆野岸微。

江城重回首,春草绿依依。

(0)

古冈闻警

所见非今日,惊闻又一时。

天心不厌乱,人事欲何为。

薄海旌旗蔽,孤城画角悲。

十年尘世外,归梦亦迟迟。

(0)

莫厌贫十二首·其二

水木彻上下,飞潜尘外迥。

静言冥初终,风物各自永。

閒者得其真,此岂富贵谂。

所遘良足多,空庐抱寒影。

玙璠但有名,明月惭独醒。

噭噭嗟陆沉,安所贵颜闵。

海鸽不是雀,入淮雉作蜃。

贞脆忽不觉,久暂成松菌。

东谷悲凄风,去雁遗玄景。

弦望互相催,晚节当谁秉。

(0)

初春闻顿修至丹霞

抗别忽四龄,沈哀先后仆。

高树失慈乌,终恨不成哭。

悬钵毁空中,悲辛怆幽独。

岂无桃李蹊,行行念穷谷。

绻彼谷中人,茕茕夷骨肉。

宁尔独无父,巽坎抗宵夙。

安乐矢同归,穷愁厌相逐。

嗟今世上情,而我怀惭恧。

前路轻冬夏,离忧数往复。

遥遥待归人,弹指未云促。

谁驻丹石昂,谷风摇春木。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