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
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
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
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
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
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
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
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员关心民生、施行救援的画面。"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两句表明由于连年灾害,黄河流域的人们生活困苦,而江南地区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开仓放粮来援助他们。这不仅展示了官府的仁政,也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两句则指出实施救援行动需要依靠有才能的人来完成。这里的"汎舟"是指运输粮食的船只,而"济川才"则强调了对人才的需求和信任。
夜晚时分,诗人在江边感受着月光下的宁静与孤独,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两句通过月夜江景和春日云烟,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最后两句"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他们平安归来的期盼。这里的"调饥"意味着调整或缓解饥饿,而"相望"则是指隔遥相望,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救援行动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水木彻上下,飞潜尘外迥。
静言冥初终,风物各自永。
閒者得其真,此岂富贵谂。
所遘良足多,空庐抱寒影。
玙璠但有名,明月惭独醒。
噭噭嗟陆沉,安所贵颜闵。
海鸽不是雀,入淮雉作蜃。
贞脆忽不觉,久暂成松菌。
东谷悲凄风,去雁遗玄景。
弦望互相催,晚节当谁秉。
抗别忽四龄,沈哀先后仆。
高树失慈乌,终恨不成哭。
悬钵毁空中,悲辛怆幽独。
岂无桃李蹊,行行念穷谷。
绻彼谷中人,茕茕夷骨肉。
宁尔独无父,巽坎抗宵夙。
安乐矢同归,穷愁厌相逐。
嗟今世上情,而我怀惭恧。
前路轻冬夏,离忧数往复。
遥遥待归人,弹指未云促。
谁驻丹石昂,谷风摇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