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三》
《诗三百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0)
注释
可笑:形容令人觉得好笑或出乎意料。
寒山:寒冷的山岭。
车马踪:车马经过的痕迹。
联溪:连绵的溪流。
曲:弯曲。
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
泣露:因露水而湿润,仿佛哭泣一般。
千般草:各种各样的草。
吟风:在风中发出声音,如同吟唱。
迷径:迷失的道路。
形问:身影询问。
影何从:身影应向何处。
翻译
多么可笑啊,寒山小路空荡荡,不见车马往来。
蜿蜒的溪流难以记住它的曲折,重重叠叠的山峦让人数不清层次。
无数的草儿在露水中哭泣,松树则在风中吟唱着同样的旋律。
此刻身处这迷失的小径,身影与疑问一同,不知该往何处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自漫步于荒凉山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开篇“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情境:一个荒凉的山路,没有行人留下的车马痕迹,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孤寂,更隐含着诗人的独自旅行和心中的孤独感受。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之感。山路曲折,溪流交织,连绵不绝,却又难以记录其精确的路径;山峦重叠,层次丰富,但诗人在这无尽的自然景观中却感觉不到重复和单调。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体验,以及他对时间与空间感知上的迷茫。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共鸣的写照。这里的“泣露”形象化了晨露滋润万物的情景,而“吟风”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和呼应。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生命力的生长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迷失方向后的自我提问。这里的“迷径”不仅指物理上的道路,更象征着心灵的迷茫。在这无边的自然之中,诗人的肉身(形)与其投射的阴影(影)都变得难以辨识,这不仅是对方向的询问,也是一种对于自我位置和存在意义的深刻追寻。

综观全诗,通过对荒凉山野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心灵状态。这种境界既有孤独和迷茫的一面,也有生命力的生长和内心世界的丰富的一面,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哲理思考与情感体验的结合体现。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过褚矶有感

舳舻谈笑竟成尘,兵气凭陵尚未湮。

楚霸自知空四海,炎刘谁识定三秦。

潭心月黑鱼龙伏,岩穴风清虎豹驯。

唯有经行旧游处,淡烟衰草重愁人。

(0)

到星源闻子敬王指挥得众心且番阳有归附意赋诗为赠

歙山群倚翠云梯,仰见长城堞雉齐。

陆抗已闻羊祜德,伏波安受子阳稽。

松堂夜色摇书幌,板屋寒更送鼓鼙。

还忆肩舆旧游地,江东形胜似巴西。

(0)

题宋徽宗寒江归棹图

怪石奇花拥汴都,上皇行乐在蓬壶。

不将深虑防侵侮,却把閒情托画图。

野艇风高晴雪重,江天水阔暮云孤。

断鸿一去无消息,啼杀延秋头白乌。

(0)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0)

四禽言·其三

蚕老乏妇,舍北舍南春已暮。

小麦渐渐大麦黄,缲车挂壁尘生釜。蚕老乏妇。

(0)

题送别图

使星一点照闽堧,驿舍春浓酒易乾。

官柳似知离别意,故将翠缕拂雕鞍。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