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珠玉唾,出彼藜藿肠。
仁人不为宝,良贾宜深藏。
谁令珠玉唾,出彼藜藿肠。
仁人不为宝,良贾宜深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文学家白珽所作,名为《续演雅十诗(其三)》。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品格高尚之人不以物质财富为重视态度的赞美。
"谁令珠玉唾,出彼藜藿肠。"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珍贵的珠玉比作圣贤之人的口沫(唾),将平凡的藜藿(一种野草)比作他们的心肠(内心世界)。意在形容圣贤之人虽然品行高尚如同珍珠美玉,但却不以此为骄傲,反而像普通的藜藿那样谦逊。
"仁人不为宝,良贾宜深藏。"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圣贤之人的看法,即他们并不将自己视作珍宝,而是认为这样的品德之人应当被深深地珍藏和保护起来。这“良贾”指的是识货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去发现和珍惜这些真正的宝贵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的尊崇,以及对于这种品格应当被社会所重视和保护的期望。白珽以此诗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价值观的精神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生境界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惯娇怜软惜,常欲自,拟嫦娥。
向云母窗前,琉璃阶下,小步轻那。
徘徊几回顾影,更喁喁、私语意如何。
恋此清光不寐,孤帏想也情多。乘槎隐隐隔明河。
奈树影婆娑。看脸晕霞时,眼横波际,好景偏讹。
欲凭广寒高处,问霓裳、一曲待谁歌。
今夜炤人两地,炤人还炤心么。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