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风月属中秋,今昔相传无异流。
定自天公亦兴此,故教雨脚破云头。
一年风月属中秋,今昔相传无异流。
定自天公亦兴此,故教雨脚破云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中秋时节风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一年风月属中秋",点明了时间是在中秋时节,满月当空,风清月明,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然而,接下来的"今昔相传无异流",暗示着尽管时光流转,但中秋的传统和情感并未改变。
"定自天公亦兴此",诗人认为连上天也在庆祝这个节日,因此安排了雨脚破云头的景象,可能是象征着中秋佳节的阴晴变化,或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这种变化增添了节日的生动感,也寓含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认同。赵蕃的诗风质朴而深沉,这首诗体现了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的特点。
黯愁烟。看青青一片,犹认旧眉山。
花发楼头,絮发陌上,春色还似当年。
翠苔畔、曾容醉卧,听语笑、风动画鞦韆。
一曲琴丝,十三筝柱,原是人间。
细数总成残梦,叹都迷踪迹,只有留连。
劫换红羊,巢空紫燕,重来步步回旋。
尽消受、云飞雨散,化胡蝶、犹绕旧栏干。
不分中年到时,直恁荒寒。
又指离亭树。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
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
肠断是、空楼微雨。
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只作伤心语。
行不得,总难住。今朝滞我江头路。
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
裙衩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
渐惯了、单寒羁旅。
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却受风尘误。
留不得,便须去。
忒迷离,几番风雨花朝。
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
燕子绕梁飞遍,为怕伊憔悴,替垒香巢。
早长亭折柳,天涯尽处,春去难招。
空阶夜色,弯弯月冷,罗袂飘摇。
天末风生,吹皱了、浣纱溪水,溅上夭桃。
一襟红泪,照往时、鬓影萧条。
算此际,有愁人似我、朱楼缥缈,无寐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