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其二》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其二》全文
明 / 何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笋蕨春肥养道颜,劳师石火煮松间。

饱餐香积伊蒲饭,又遣啼莺送出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僧侣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在自然中寻找精神滋养的过程。

首句“笋蕨春肥养道颜”,描绘了春天里竹笋和野菜的丰美,它们不仅滋养了大地,也滋养了僧侣们的精神世界。“养道颜”一词,既指食物的滋养,也暗含了修行者心灵的成长与净化之意。

次句“劳师石火煮松间”,则展现了僧侣们在山林间烹煮食物的场景。这里的“劳师”并非劳累之意,而是体现了僧侣们对生活的细致与虔诚,他们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如石火(即打火石)来烹饪食物,这一过程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第三句“饱餐香积伊蒲饭”,描述了僧侣们享用斋饭的情景。这里的“香积”指的是寺庙中的素食,通常是由多种食材精心搭配而成,香气扑鼻,寓意着纯净与超脱。而“伊蒲饭”则是佛教徒在特定场合食用的素食,象征着修行者的简朴生活与内心的清净。

最后一句“又遣啼莺送出山”,以生动的细节收尾,描绘了僧侣们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当他们结束用餐,准备离开时,山间的黄莺似乎也在为他们的离去鸣唱送行,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禅意,暗示了僧侣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侣们在自然中寻求精神滋养、享受简朴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充满了宁静、和谐与超脱的意境。

作者介绍

何绛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杂谣十首·其七

方水出玉珠圆折,聆龙暩渊凤窥穴。

潢潢白海为窟魁,吸吸青云瞻列缺。

阳坡草短卧牂羊,阴壑泉枯行跛鳌。

(0)

怀故山·其二

丹枫岭上树生香,树里冈原我旧乡。

饮露餐英赓楚些,轩鸿举凤赋山阳。

衣冠故老谁天宝,松竹名园几辟疆?

穷巷到今成寂寞,祗应高卧赞公房。

(0)

咏怀·其二十

濯我田中足,慨然游王畿。

一命陟边徼,再命踰沧湄;

万里恣新感,十年多故悲。

庶事攻其短,修涂鞭我疲。

问心纷变计,盈耳但卑词。

岂无升斗禄,疗此朝夕饥;

蓼虫徙葵藿,甘苦不相宜。

(0)

裸人丛笑篇·其四

齿耳夫何以皓为?又奚取于渍汁而漆颐?

厉骨辟秽芳其脂,墨氏毋宁悲染丝!

(0)

初春杂咏八首·其五

麋鹿在幽径,采山饲青刍。

朝衔篱下花,暮饮槛边流。

不知奚所思,几日鸣呦呦。

野性乃家畜,顾瞻非匹俦。

嗟我忘机客,尘网直误投。

中原有亲故,恩断家亦浮。

我坐尔当卧,我起尔来游。

(0)

重阳日小憩茄冬社

竹翠山光扑面来,欲酬佳节在深杯。

白衣那遣文身著,黄菊毋劳绝域开。

已惯风多频落帽,不因乡远罢登台。

漫言此地无鸿雁,省却辽天一段哀。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