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岭上树生香,树里冈原我旧乡。
饮露餐英赓楚些,轩鸿举凤赋山阳。
衣冠故老谁天宝,松竹名园几辟疆?
穷巷到今成寂寞,祗应高卧赞公房。
丹枫岭上树生香,树里冈原我旧乡。
饮露餐英赓楚些,轩鸿举凤赋山阳。
衣冠故老谁天宝,松竹名园几辟疆?
穷巷到今成寂寞,祗应高卧赞公房。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怀故山(其二)》描绘了一幅深秋丹枫岭上的怀旧景象。首句“丹枫岭上树生香”,以丹枫为背景,渲染出一种秋意浓厚、香气四溢的氛围,展现了山岭的自然之美。次句“树里冈原我旧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通过“树”和“冈原”勾勒出熟悉的乡土风貌。
第三句“饮露餐英赓楚些”,诗人借楚辞的意象,暗示自己如同屈原般饮水思源,怀念先贤,寄寓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故土的深情。接下来,“轩鸿举凤赋山阳”运用典故,比喻自己的志向高远,如同鸿鹄展翅、凤凰翱翔,向往着山阳般的高尚之地。
“衣冠故老谁天宝”,这里的“衣冠故老”指的是故乡的前辈,而“天宝”则暗指盛世,诗人感慨故人已逝,盛世不再,流露出对昔时繁华的追忆。最后一句“穷巷到今成寂寞,祗应高卧赞公房”,诗人感叹昔日热闹的巷陌如今寂静无人,只有那高洁的隐居生活才能与公房(古代官署或隐士居所)相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故山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的回忆,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楚甸春浓,早重染、甘棠旧绿。
天又念,海深江阔,达聪明目。
汉使只今应遣十,周官自古须廉六。
羡绣衣、遥映衮衣明,人如玉。论别恨,犹未足。
还怕见,征车速。待相随千里,试骑黄鹄。
无奈江山分去住,漫教风雪欺松竹。
问使君、如肯酌红泉,寻三谷。
时雨散繁绿,绪风满平原。
兴言慕君子,退食在丘园。
出应当世务,入咏幽人言。
池流澹无声,畦蔬蔚葱芊。
高林丽阳景,群山若浮烟。
好鸟应候鸣,新音和且閒。
时与文士俱,消摇农圃春。
理达自知简,情忘可避喧。
庶云保贞和,岁暮委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