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丹青染素翰,疏烟分染碧云端。
一千里地境中镇,三十六峰天半寒。
巢露叶中呈物象,滤罗带畔叠林峦。
人间此是清凉药,时向尘中为展看。
不用丹青染素翰,疏烟分染碧云端。
一千里地境中镇,三十六峰天半寒。
巢露叶中呈物象,滤罗带畔叠林峦。
人间此是清凉药,时向尘中为展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幽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追求。
“不用丹青染素翰,疏烟分染碧云端。”这两句诗强调的是画家运笔之妙,不需多余的颜色装饰,便能勾勒出淡雅的烟霭和高远的蓝天。画面以简约的手法捕捉到了自然景物的本真。
“一千里地境中镇,三十六峰天半寒。”诗人通过对广阔地域和众多山峰的描绘,传达了山水之雄伟与壮丽,同时也蕴含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向高远的意境。
“巢露叶中呈物象,滤罗带畔叠林峦。”这里则是对景物细部的刻画,如同鸟儿在树叶间栖息,溪水潺潺流过山谷,每一个自然元素都被赋予了生动的生命力。
“人间此是清凉药,时向尘中为展看。”最后两句诗则转向哲理,视这山水之景如同世间难得的清凉解药。在尘嚣的人间,这样的美景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洗涤。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纯净、高远之境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