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濂溪逮紫阳,传经嗣业喜重光。
渊源道脉流俱远,伯仲交游意并长。
两岸莺花春气象,一江烟雨客衣裳。
主人旧约飞泉胜,乘兴因君思欲狂。
家学濂溪逮紫阳,传经嗣业喜重光。
渊源道脉流俱远,伯仲交游意并长。
两岸莺花春气象,一江烟雨客衣裳。
主人旧约飞泉胜,乘兴因君思欲狂。
此诗《送周方大读书清城兼寄朱少襄》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家学濂溪逮紫阳,传经嗣业喜重光”两句开篇,巧妙地将濂溪与紫阳两位儒家大师的学问传承与诗人的喜悦之情融为一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学问的敬仰。
“渊源道脉流俱远,伯仲交游意并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学问之道的深远影响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诗人对学问与友情的珍视。
“两岸莺花春气象,一江烟雨客衣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以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映衬出读书人内心的愉悦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求学之路的美好祝愿。
“主人旧约飞泉胜,乘兴因君思欲狂”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清城读书的期待与兴奋,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知识追求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蕴含着对友情、学问与自然美的赞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大儿已九龄,椎鲁不解读。
人情世故中,却比乃父熟。
小儿稍秀颖,娇狞常恋娘。
名以黄童名,异日期无双。
一女未离褓,人意颇通晓。
眉目有灵气,两儿无其好。
天下多数人,吾家多一世。
劳劳作牛马,从此日有事。
一身尚如寄,身后何烦思。
婚嫁事便毕,贤愚姑听之。
曩年话别,越岁遭闵凶,遗孤乃沾染时趋,更叹克家无望矣,宦海伫归帆,渴期同气中情,痛叙阔衷诉悲苦;
报病传书,尔时已惶感,吾侄当仓皇驰省,宁知永诀此行乎,灵輀赫在室,际兹恫心惨目,尚疑梦境作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