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深三首·其二》
《春深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小园松竹有清阴,懒病从兹日益深。

醉客满堂惭北海,野僧同社忆东林。

逢人问道空长啸,久客思归尚越吟。

三十年前诵圆觉,年来虽老解安心。

(0)
翻译
小小的园林里松竹成荫,懒散和疾病让我日渐沉沦。
满屋醉汉让我羞愧难当,想起北海的豪饮,还有那野僧共忆东林的时光。
遇到人问起只能长声啸叹,长久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仍吟唱着越地的歌谣。
三十年前我还在朗诵《圆觉经》,如今虽然年迈,却也能从禅理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注释
小园:私人小花园。
清阴:清凉的树荫。
懒病:懒散和疾病。
深:严重。
醉客:喝醉的人。
惭:感到惭愧。
北海:指豪饮之地,如古代名士聚会的场所。
东林:佛教寺庙,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逢人问道:遇见他人询问。
空长啸:徒然长啸。
越吟:越地的诗歌或方言。
诵圆觉:朗诵《圆觉经》。
解安心:理解并安心于当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小园之中,松竹清阴环绕,病态懒散的生活状态。他感到自己与世隔绝,对社会活动渐行渐远,甚至在酒醉的聚会中也心生惭愧,无法像北海那样的豪杰。与野僧共处,让他忆起东林寺的生活,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遇见行人时,只能空自长啸,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思乡之情。他感叹自己三十年前还能诵读佛经《圆觉经》,如今虽然年老,却也能从佛法中找到心灵的安慰,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安心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观,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桐川三绝·其一遇太学三友

归从三峡过三峰,益友三人忽此逢。

行李稽留三日雨,天教我辈得从容。

(0)

子长携具至溪口复用前韵

有客双蓬鬓,归从滟滪西。

符分三竹使,地见两梅溪。

舟遇先逢李,杯行酒到齐。

他年石桥路,归去手应携。

(0)

道人矶·其一

江中双石如弟兄,呼得道人为友生。

秋夜扁舟泊矶下,洞庭湖近月华明。

(0)

梦觉偶成

早秋良夜月朦胧,梦觉凉生枕簟中。

数点过云檐外雨,一声落木陇头风。

(0)

十八坊诗.通津

大江来自蜀,众水共朝东。

我欲扁舟去,问津从此通。

(0)

仪凤得珠字

别来世故朝昏殊,相与言之汗模糊。

两翁得酒促坐席,感深念极气欲苏。

箨龙亦解作水供,紬绎寻丈如渴乌。

衣巾生秋背毛竖,金石相应环佩趋。

江山豪壮旁尊俎,醉中频贯累累珠。

此时一事复挂口,为乐未竟成喑呜。

夔州忧民困汤火,润泽有志无坦途。

眼前焦熬十万户,欠伸戏笑皆沾濡。

自操量槩入官廪,不输一钱分水符。

读书功力无表畔,久矣俗吏轻吾儒。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