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削美容插九天。新晴岚霭复相鲜。
苔边断碣馀秦篆,匣里孤桐纪禹年。
脉自尼丘遥可接,枝分泰岱曲相连。
扪萝便欲穷幽胜,觅句真惭对紫烟。
翠削美容插九天。新晴岚霭复相鲜。
苔边断碣馀秦篆,匣里孤桐纪禹年。
脉自尼丘遥可接,枝分泰岱曲相连。
扪萝便欲穷幽胜,觅句真惭对紫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峄山的仰望与赞美。首联“翠削美容插九天。新晴岚霭复相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峄山的高耸入云,以及在新晴之下的山色与云雾交相辉映的美景。接着,“苔边断碣馀秦篆,匣里孤桐纪禹年。”两句则通过古老的碑文和桐木,暗示了峄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颈联“脉自尼丘遥可接,枝分泰岱曲相连。”进一步展现了峄山与古代圣贤之地尼丘山及泰山的联系,强调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尾联“扪萝便欲穷幽胜,觅句真惭对紫烟。”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峄山幽胜之处的愿望,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完全捕捉到峄山之美而感到惭愧。整首诗通过对峄山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深刻的理解和敬仰。
春夕坐神皋,天长北雁号。
来思系书足,去羡顺风毛。
瑞鹄天渊暖,啼乌禁树高。
夫君自江海,避弋莫为劳。
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
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
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