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当盛明,自谓非时才。
狂斐学文字,无圣为我裁。
二者俱寡合,终令智士咍。
斯旦已阳春,对我聊持杯。
祖母在堂上,小孙方稚孩。
俯仰见五世,居生岂悠哉。
进士当盛明,自谓非时才。
狂斐学文字,无圣为我裁。
二者俱寡合,终令智士咍。
斯旦已阳春,对我聊持杯。
祖母在堂上,小孙方稚孩。
俯仰见五世,居生岂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进士在盛明之世,自感才华不被时人赏识的无奈与感慨。他学习文字,却因缺乏圣贤的指导而感到困惑,这种不合时宜的态度最终让智者为之叹息。诗中通过“二者俱寡合”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进士在社会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接着,诗人转向了对家庭温暖的描述。“斯旦已阳春,对我聊持杯”,春天已经来临,诗人借酒自慰,寻求心灵的慰藉。家中的祖母健在,小孙子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这一幕温馨的家庭场景,与前文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琐碎幸福的感悟。
最后,“俯仰见五世,居生岂悠哉。”诗人感慨于家族的传承,从祖辈到孙辈,五代同堂,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与传承,而非短暂的得失。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自豪,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线索,串联起对社会、家庭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