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如此,孤踪合滞留。
客怀空对月,蓬鬓又惊秋。
愁逐商飙起,心俱大火流。
长安车马地,回首记同游。
行路难如此,孤踪合滞留。
客怀空对月,蓬鬓又惊秋。
愁逐商飙起,心俱大火流。
长安车马地,回首记同游。
这首诗名为《感遇三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过往友情的怀念。
首句“行路难如此,孤踪合滞留”,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行路难”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同时暗示自己如同孤影般滞留在旅途中,无法前行。这种孤独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
“客怀空对月,蓬鬓又惊秋。”这两句通过“空对月”和“蓬鬓惊秋”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岁月的无情。月光下的孤独身影,蓬乱的鬓发在秋风中摇曳,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愁逐商飙起,心俱大火流。”“商飙”指的是秋季的凉风,这里用来象征愁绪的滋生。愁绪如同秋风一般,无处不在,弥漫在诗人心头。而“心俱大火流”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煎熬,仿佛心中的火焰在燃烧,难以平息。
最后,“长安车马地,回首记同游。”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希望。然而,此时的诗人却只能回望过去,怀念与友人的相聚时光。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渴望改变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