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偕钱榆庵杨师山茂才秋原晚眺》
《偕钱榆庵杨师山茂才秋原晚眺》全文
清 / 曹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又送清秋去,羁人胡不归。

寒风欺瘦骨,夕照恋征衣。

境苦诗遽冷,途穷信便稀。

暮云千万叠,杳杳雁南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辽阔的田野上远眺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季节感和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联“又送清秋去,羁人胡不归”,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心境。清秋之景,本就容易引发人的思乡之情,而“羁人”二字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在外漂泊、远离家乡的人。这句诗既写出了秋天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颔联“寒风欺瘦骨,夕照恋征衣”,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寒风吹过,似乎在挑战着诗人体魄的极限;夕阳却似乎不舍离去,眷恋着行人的衣物。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

颈联“境苦诗遽冷,途穷信便稀”,转而从诗人的创作状态和生活处境入手。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灵感似乎也随之冷却,生活的道路似乎也变得越来越狭窄,信件的往来也逐渐减少。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

尾联“暮云千万叠,杳杳雁南飞”,以壮丽的晚霞和南飞的大雁作为收束,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千万重的暮云,仿佛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象征;而南飞的大雁,则是远方和希望的象征。这一联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让人感受到一种既广阔又深远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有自然美又有情感深度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曹俊
朝代:清

字章民,号蔗畦,宗玮次子,诸生。著有淮南磨盾草、梦蕉吟草。章民为宗玮先生次子,工诗词,与其兄镜云及弟肩吾远模并传承其家学,而诗则以章民为尤工,李小湖先生雅爱重之,尝题其淮南磨盾草云:气短他乡一敝裘,归来城郭但荒邱。增吟欲释淮南感,春草王孙别有愁。淮南磨盾草者,咸丰庚申之乱,粤逆扰苏常,江以北举办团练,晏彤甫星使檄章民办如皋泰兴团练时作也。章民磊落多才,既不遇旋侘傺困顿以卒,人皆惜之。
猜你喜欢

点绛唇.怀吴夫人庞小畹

隔个墙头,几番同听墙头雨。

别来无绪,蛱蝶能来去。一院藤花,底是临池处。

还记取。绿窗朱户。袅袅茶烟缕。

(0)

卖花声·其一韵仙别三月,以客中所制卖花声词邮寄,泪影离声,恍惚纸上,因用原韵倚声,以报来雁

春信又今年。柳絮飞绵。去年曾记晚莺天。

替检青梅头上戴,镜里移肩。别后感瑶笺。

心地谁怜。红罗斗帐薄如烟。

夜夜为伊长梦见,风雨河边。

(0)

声声慢.还苏州后至修梅旧居,未免室迩人遥之感,怅然倚声

窈窕文窗,朦胧花影,无聊旧径重游。

草绿闲阶,珠帘不上银钩。

无情垂杨自碧,弄丝丝、未解人愁。

记当日,钗虫对剔,细语绸缪。惆怅而今两地。

望盈盈一水,难泻离忧。徙倚江亭,教人错认行舟。

一幅芸笺欲寄,劝加餐,难觅庚邮。

频屈指,倚风前、惟盼三秋。

(0)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三

红闺里,多事恼雏鬟。

偶触帘钩惊梦醒,偷窥庭榭报花开。又道有人来。

(0)

菩萨蛮

华堂宴罢笙歌歇。夜深香袅炉烟碧。酒醒小屏风。

烛花相对红。玉钗金翠钿。柳叶双蛾浅。

日午未成妆。绣裙双凤凰。

(0)

踏莎行.纳凉

棋局初抛,琴徵闲按。新凉一缕生庭院。

下阶茉莉正开时,幽香小折装花钿。

风透罗衫,月◆素扇。姮娥知否愁深浅。

倚阑无语望明河,碧云深锁人难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