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京八景·其七卢沟晓月》
《北京八景·其七卢沟晓月》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卢沟杳杳出桑乾,月照河流下石滩。

茅店鸡声斜汉曙,汀沙雁叫早霜寒。

水光微带山烟白,野色遥连塞草残。

千古长桥枕南北,忆曾题柱倚阑干。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卢沟晓月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时分,卢沟桥畔的壮丽画卷。首句“卢沟杳杳出桑乾,月照河流下石滩”,开篇即展现出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月光洒在蜿蜒的河流上,映照着石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茅店鸡声斜汉曙,汀沙雁叫早霜寒”两句,通过鸡鸣与雁叫,以及晨曦初露、霜寒未消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清冷的清晨世界。

“水光微带山烟白,野色遥连塞草残”则将视线从桥下转向远处,水光与山烟交织,野色与残草相连,展现了广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边塞的辽阔与苍凉。最后,“千古长桥枕南北,忆曾题柱倚阑干”两句,将卢沟桥的历史与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这座桥梁悠久历史的感慨以及曾经在此留下的回忆,使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

综观全诗,金幼孜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视觉、听觉与情感体验,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卢沟晓月这一独特景象的魅力,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前此承与中约同诸士友登玉峰吊祭宋先贤卫文节公祠有感

卫公名德久传芳,祠宇荒凉付夕阳。

地绝扫除多积藓,径通樵牧半无墙。

不缘著绩薰穹壤,安得怀贤奠酒浆。

流俗但能知谄媚,强将夫妇塑城隍。

(0)

春江别意图送友人

江上春风拂柳丝,画船挝鼓送君时。

壮行赖有诗盈轴,?醉何辞酒满卮。

风月自今劳远梦,溪山从此起遐思。

交情别意知多少,惟有青山剩得知。

(0)

归自琴川春暮偶成

一身南北劳奔走,不觉眼中三月残。

水流花去送春色,风挟雨来生晚寒。

缺食小民方困苦,忧时野老正辛酸。

聊成短述歌时事,或备风谣得采观。

(0)

郭公辅挽诗

古娄樽酒忆相违,瞬息那知往事非。

生死可怜客易别,交游转觉老成稀。

谪仙此日骑鲸去,丁令何年化鹤归。

老眼一泓怀旧泪,随风散作雨霏霏。

(0)

次韵吴自修游南岩·其一

南岩地偏罕人迹,问君胡为来此游。

偶因人生閒暇日,况当天下承平秋。

飞泉自落屋西畔,青山只在岩上头。

招提境界不易到,松篁一径通深幽。

(0)

赠松江王千里太守回苍梧

旧是东吴隐逸人,忽看飞旆拥朱轮。

一年梦隔三山晓,千里恩涵五岭春。

铃阁雪消梅蕊重,彤墀风暖棣华新。

遥知父老郊迎日,樽酒黄堂介寿频。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