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
底事春风来,留愁愁不住。
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
底事春风来,留愁愁不住。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朝创作的《自遣》,诗人通过闭门想要排解心中的忧愁,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闭户欲推愁"一句直接展现了诗人的心理状态,闭上门扉希望能够将心中的忧愁驱散,但这些忧愁却“终不肯去”,显示出情绪的沉重和难以释怀。
接着,“底事春风来”一句,使用对比的手法,外界的美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郁闷形成鲜明对照。春风到来,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这些都无法留住他心中的忧愁,因为“留愁愁不住”,即便是想要留下这些忧愁,它们也像春风一样,轻轻地就带走了。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想摆脱忧愁,又无法真正放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那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古代文人的深邃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万花围聚称香国。就中看、夭桃色。
燕支染做秾华,翡翠装成蕡实。玉砌瑶阶争相识。
被方朔、一时偷摘。还肯到天台,问刘郎踪迹。
艳春景物堪留忆。恨风吹、漂摇极。
精魂暗涉波涛,信札虚凭鳞翼。
别去明知长不见,却冤道、暂时分隔。
一日似三秋,怎教人禁得。
缟袂羽衣纷下,错疑萼绿,来会群仙。
小苑阴阴,是处竞拾钗钿。
鬓云乱、高搴舞袖,香汗渍、斜帮歌筵。好唇妍。
韩凭魄化,宋玉情牵。
三年珠栊悬网,珊屏褪粉,冷落风前。
远隔罗浮,梦中犹认翠裙烟。
指芳林、依依暂别,过太常、惘惘轻怜。且留连。
纵教花尽,叶底堪眠。
枫老吴江侧。秋渐深、凉气夜来侵席。
珠舫暗移,画屏重展,山压寒碧。
听歌曲将阑,凤箫如为诉怨抑。少年随过客。
纵宋玉才华,陆机声价,但有素衣尘染,梦云偏隔。
愁极。昏镫照壁。动万千、感念如织。袖沾香泽。
前盟犹在,坠欢欲拾。
柰极目、遥空去程,无计留片翼。滞旧国。心向北。
谢系足传书,归鸿犹自认得。泪滴红笺变色。
翠带随风飐,一色罗衣新染。
初秋相会胜寻常,绿槐铺影,共把金尊潋。
如今恰被春光占。转恨心情减。霏微阑外烟雨。
青条满缀猩红点。泽暗蕲州簟。筝箫一床尘掩。
佳人此别锁朱扉,东风侧侧,未露夭桃脸。
相思十倍閒愁酽。永把双眉敛。
心若共春花放,除非换做秋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