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鹃崔后渠咏箓竹亭》
《鹃崔后渠咏箓竹亭》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崔家孤亭万竹里,绕窗栗栗青琅玕。

结实当春凤不馁,托根有地龙且蟠。

霜风飘萧起空谷,美人翠袖生暮寒。

彼淇盈盈一水隔,望而不见徒自叹。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鹃崔后渠咏箓竹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崔家孤亭万竹里”点出地点和环境,孤亭隐于茂密的竹林之中,显得孤独而雅致。接下来的“绕窗栗栗青琅玕”通过“栗栗”和“青琅玕”生动描绘了竹子的繁盛和色泽,琅玕状的竹叶在窗边摇曳生姿。

“结实当春凤不馁,托根有地龙且蟠”两句赞美了竹子的坚韧与生命力,春天竹笋破土而出,如同凤凰展翅,扎根之处则如龙盘曲,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存力。接着,“霜风飘萧起空谷”描绘了秋风中竹子的飒爽姿态,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保持挺立。

“美人翠袖生暮寒”借美人之袖来象征竹子在寒风中的倩影,增添了诗的意象美。最后,“彼淇盈盈一水隔,望而不见徒自叹”以淇水比喻阻隔,表达了诗人对竹子虽近在咫尺却难以亲近的遗憾,以及对竹子高洁品质的仰慕和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崔家箓竹亭竹子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精神品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其五

批凤提鳌间世遭,老臣全未报丝毫。

封还不觉天颜近,劝诵偏知帝学高。

户外昭容犹紫袖,柩前诸后更黄袍。

暮年泪滴藏山稿,畴昔曾经圣笔褒。

(0)

挽夔漕王中甫二首·其一

羽书堆里挟遗编,往古来今尽粲然。

白发晚持川口节,丹旌暑下峡门船。

生前多半游榆塞,身后才方领木天。

老去一双怀旧泪,谁知滴向建溪边。

(0)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其一

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

晦迹溪西隐,终身谷口耕。

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

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

(0)

挽叶谦夫尚书二首·其二

道山昔谬领群仙,同舍推公最妙年。

方立班心九霄上,忽骑箕尾列星边。

奏篇谁肯收遗藁,主祭妻为选象贤。

百嶂千峰环县郭,未知何处是新阡。

(0)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其一

先帝初更化,公曾以谏闻。

身虽迁柱史,袖尚有弹文。

晚境图成佛,它山预作坟。

那知非变幻,止在石桥云。

(0)

挽王礼部二首·其二

曲学多希世,方穿竟忤时。

麈谈巾垫角,燕处案齐眉。

峙鹄非常秀,离鸾得许悲。

残年有何乐,偏作故人诗。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