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春江上水船,即非上水是登天。
如今下濑江无水,始信登天却易然。
一昨春江上水船,即非上水是登天。
如今下濑江无水,始信登天却易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的画面,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变迁和人生易逝的感慨。首句“一昨春江上水船”,设定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场景,水波荡漾中,舟船来往如织,似乎连登天都不过是轻松一跃之事。然而紧接着,“即非上水是登天”则点出了这样的比喻实则不易,表明了对“登天”的向往和困难。
转折处,“如今下濑江无水”,景象骤变,从昨日的波澜壮阔到今天的干涸落寞,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始信登天却易然”则是诗人在此基础上的感悟,原来那曾经以为难以企及的“登天”,在今日江水枯竭、舟船无迹的情景下,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了。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境遇无常和人心向往永恒的一种深刻表达。
淡齑薄粥歠两钟,粗疏恶布著两重。
大开摩醯顶门眼,莫作师子身中虫。
石头未必能真吼,临济只是栽松手。
焚其禅版增其光,受其鈯斧彰其丑。
梦石击节东山歌,亘天烈焰横清波。
小僧再拜问如何,三十山藤未是多。
渊明非达士,乞食拙言词。
谁知我辈人,佳处正在兹。
所化果何物,持来复是谁。
山前小麦熟,行矣今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