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端午寄仙品妹》
《祝英台近.端午寄仙品妹》全文
清 / 孙云凤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绣帘垂,朱户静,庭午柳阴直。

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

空凝望、海天空阔。总休说。

犹记葵扇题诗,钗映越罗雪。

拈枝流光,眉翠总成结。

负他两度熏风,几番梅雨,想怀抱、也应非昔。

(0)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端午寄仙品妹》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端午节为背景,寄托了对远方妹妹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景象与习俗,如绣帘垂落、朱门静谧、庭午柳阴、榴花独放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绣帘垂,朱户静,庭午柳阴直。”开篇即以绣帘垂落、朱门静谧的景象,渲染出端午时节的宁静与庄重。接着,“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通过榴花独自开放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艾虎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此处通过艾虎的悬挂和鬓绒的贴饰,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然而,面对这些传统习俗,主人公却只能“空凝望、海天空阔”,表达了对远方妹妹的深切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哀愁。

“总休说。犹记葵扇题诗,钗映越罗雪。”回忆起往日与妹妹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夏日里用葵扇题诗、钗映雪白罗衣的情景,更加深了对妹妹的怀念。然而,这些美好记忆如今只能成为心中的一抹温柔与遗憾。

“拈枝流光,眉翠总成结。”通过描写主人公轻轻拈起一枝,让阳光在指尖流转,以及眉头因思念而紧锁,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凝聚。

“负他两度熏风,几番梅雨,想怀抱、也应非昔。”最后,词人感慨于两次熏风、几番梅雨的更迭,岁月流逝,曾经的怀抱已不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妹妹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情一面。

作者介绍

孙云凤
朝代:清

浙江仁和人,字碧梧。程懋庭妻,随园女弟子之一。工词,佳者绝似北宋人语。通音律,善画花卉。有《玉箫楼集》、《湘筠馆诗》等。
猜你喜欢

春雨感怀

漠漠春天雨,冥冥晚树花。

山云迷客路,海燕落人家。

浊酒聊生计,狂歌任岁华。

异时怀杜甫,老病滞三巴。

(0)

夜过达轩同仁轩分得清字

幽斋几剪烛,相与话深更。

户牖敞虚白,星河悬太清。

悲歌燕侠志,醒醉楚骚情。

当代能多赋,应齐勒鼎名。

(0)

暮秋夜集刘兵宪子礼宅赋得秋多二字·其一

离合半生梦,招呼三径游。

邺中惟病客,洛下几名流。

石润苔含雨,庭閒菊占秋。

还怜竹西月,移席整觥筹。

(0)

嘉靖癸卯岁曾寓道院屡登玉清阁以发吟兴于今二十七年矣衰颓且病竟不获一登漫成小诗以志感叹云尔

几欲登仙阁,年来筋力衰。

山青不在眼,云白更依谁。

碧海三山梦,瑶台万里期。

老夫仍世累,且报木公知。

(0)

重九夜吴希实隐君馆陪饯君搢诗人·其二

茱萸共把玩,聚散复何愁。

秉烛重阳过,移樽片月留。我?同调侣,君醉异乡秋。

别后多诗兴,还登何处楼。

(0)

哀江南八首·其五

华亭未奏捷,烽火更西湖。

海舰贼来去,天兵功有无。

人心多为汉,国计竟全吴。

野哭徵求尽,苍茫寒月孤。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