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逃乡里,我欲去坟墓。
左公今既来,谁忍弃之去。
我欲逃乡里,我欲去坟墓。
左公今既来,谁忍弃之去。
这首诗是《黄州左公歌》,虽然作者和朝代信息标记为“不详”和“唐”,但实际上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孟浩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逝者哀悼之情。
“我欲逃乡里,我欲去坟墓。” 这两句话流露出诗人强烈的归乡愿望和对先人的怀念。乡里与坟墓,一个代表着生者的温暖与安宁,另一个则是逝者永恒的休息之所。这两处地点在诗中被赋予了浓郁的情感色彩,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左公今既来,谁忍弃之去。” 这句话中的“左公”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尊长,其到来可能是给诗人带来了某种精神上的慰藉。诗人在表达,即使有强烈的归乡欲望,也不能因为这份情谊而离去。这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深重,更反映出诗人的人格和对朋友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道德选择,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渐与红尘远,应便野兴清。
绿杨閒放鹤,芳草坐闻莺。
园果随时摘,畦蔬取意羹。
青山时徙倚,如在画图行。
白发逢盛世,昕夕凤翔翱。
青山读旧书,灯火双目蒿。
间从淡泊馀,世与鸿蒙遭。
此意自有得,此心不知劳。
不为溟渤鲲,不作井里螬。
孤亭抚万竹,无愧五柳陶。
试询紫罗裳,曷若粗布袍?
暖翠滴衣袂,朱颜如春桃。
清风飒相遇,须鬓何萧骚!
阿咸老京国,俯仰随官曹。
富贵多危机,平地生波涛。
回头眄兹亭,孰谓云台高?
日出柳树东,日没柳树西。
朝朝暮暮出复没,柳叶黄落半为泥。
郁华仙人驾六螭,急若弩矢谁能齐。
夸父逐之道暍死,跬步万里生蒺藜。
千载同一朝,白发如霜荑。
奈何性命不自理,只思骑马听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