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这是一首描写老年人的感慨和对待遇的反思与抉择。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志向与晚年的现实,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这几句直接指出了依照礼法应该在七十岁退休,但有些人却仍贪恋官位和荣誉,对此种现象诗人表示不解。
接着的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描述了老年人的境况,他们牙齿脱落、眼睛模糊,但依然在乎名和利,同时又担忧晚年和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这几句则描绘了官员辞职时的情景,他们珍视过去的荣耀和物质财富,但身体已大不如前,无法承受繁重的官服。
而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莫东门路,無人继去尘。" 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认识到年纪已大,该是告别官场的时候了。他提及少时的朋友们曾一起嘲笑那些贪图名利之人,但到了晚年,却多有随波逐流的人。最后,诗人赞美汉二疏(即汉朝的贤臣董仲舒)为难得的人物,并形容自己寂寞无伴,就像东门大街上已无人问津。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传达了诗人对待遇的智慧和老年生活的深刻感悟。
当年构华居,权焰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于下乐。
我来陵谷余,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余怍。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不得志,平生亲戚皆相弃。
一朝金多贱还贵,百事胜人人莫比。
子孙成列客满堂,美人四座回鸣榼。
跃马扬鞭游洛阳,片言出口生辉光。
由来本自一人事,人心爱恶不相当。
季子西游穷困归,妻织自若嫂不炊。
行路难,良可悲。
不贫贱,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