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甜谁欲当閒味,此枕令人稳称心。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
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黑甜谁欲当閒味,此枕令人稳称心。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
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这首诗通过对竹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首句“黑甜谁欲当閒味”,以“黑甜”形容竹枕的色泽,暗示其质朴而宁静的美感,仿佛能让人在忙碌之余,享受片刻的闲适与甜美。接着,“此枕令人稳称心”则直接表达了竹枕带给人们的舒适感受,无论是材质还是设计都恰到好处,符合人心之所向。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两句,运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进一步赞美竹枕。子猷(王徽之)与竹有着不解之缘,常以竹为伴,此处借以形容竹枕如同子猷居所中的竹一般,自然、高雅;元亮(陶渊明)则以饮酒著称,这里的“醉时琴”则是借指竹枕能让人在静谧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如同在酒醉后弹琴般悠扬自在。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则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赞美竹枕。雾鬓形容女子秀发如云,这里比喻竹枕上的纹理细腻如发丝,清圆语则暗示其声音清脆悦耳;朱弦发越音,则是形容竹枕发出的声音如同古琴之音,既清越又富有韵味。
最后,“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竹枕的独特之处。它无需额外的装饰,如古锦之囊,只需简单地搭配春日的寒意和繁花的被褥,就能展现出其自然之美。这不仅体现了竹枕的实用性,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竹枕的外观与质感,更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简朴生活以及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向往。
可惜荔枝红易落,佳客不来山鸟啄。
红稀绿暗掩荆扉,茶熟香清思旧约。
何人江上驻扁舟,惊起沙边閒白鸥。
林间犬吠知有客,短墙倚望凝双眸。
闻声识客客不俗,行吟直到树边屋。
谛观乃是意中人,昨日面生今面熟。
白莲社长刘驎之,严陵周党遥相期。
馀閒更坐三生石,长日惟消百八棋。
棋罢花间陈玉馔,清斋留与山僧饭。
客来已过午钟鸣,非时未敢行方便。
高人饱食自主宾,野老傍观各任真。
谈谐坐到日西夕,有约重来莫厌频。
竹边笋,花下藕,寻常茶饭吾家有。
荔枝落尽龙眼生,嘉果还堪嘉客口。
乘兴来时及早来,莫待午堂钟板后。
临行一句更叮咛,瓶汲山泉休载酒。
《刘吟祉偕严周二子过大通赋赠》【明·成鹫】可惜荔枝红易落,佳客不来山鸟啄。红稀绿暗掩荆扉,茶熟香清思旧约。何人江上驻扁舟,惊起沙边閒白鸥。林间犬吠知有客,短墙倚望凝双眸。闻声识客客不俗,行吟直到树边屋。谛观乃是意中人,昨日面生今面熟。白莲社长刘驎之,严陵周党遥相期。馀閒更坐三生石,长日惟消百八棋。棋罢花间陈玉馔,清斋留与山僧饭。客来已过午钟鸣,非时未敢行方便。高人饱食自主宾,野老傍观各任真。谈谐坐到日西夕,有约重来莫厌频。竹边笋,花下藕,寻常茶饭吾家有。荔枝落尽龙眼生,嘉果还堪嘉客口。乘兴来时及早来,莫待午堂钟板后。临行一句更叮咛,瓶汲山泉休载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5BVcSgi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