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邹必东竹枕》
《邹必东竹枕》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黑甜谁欲当閒味,此枕令人稳称心。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

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首句“黑甜谁欲当閒味”,以“黑甜”形容竹枕的色泽,暗示其质朴而宁静的美感,仿佛能让人在忙碌之余,享受片刻的闲适与甜美。接着,“此枕令人稳称心”则直接表达了竹枕带给人们的舒适感受,无论是材质还是设计都恰到好处,符合人心之所向。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两句,运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进一步赞美竹枕。子猷(王徽之)与竹有着不解之缘,常以竹为伴,此处借以形容竹枕如同子猷居所中的竹一般,自然、高雅;元亮(陶渊明)则以饮酒著称,这里的“醉时琴”则是借指竹枕能让人在静谧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如同在酒醉后弹琴般悠扬自在。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弦发越音”则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赞美竹枕。雾鬓形容女子秀发如云,这里比喻竹枕上的纹理细腻如发丝,清圆语则暗示其声音清脆悦耳;朱弦发越音,则是形容竹枕发出的声音如同古琴之音,既清越又富有韵味。

最后,“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竹枕的独特之处。它无需额外的装饰,如古锦之囊,只需简单地搭配春日的寒意和繁花的被褥,就能展现出其自然之美。这不仅体现了竹枕的实用性,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竹枕的外观与质感,更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简朴生活以及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遥山锁苍翠,秋色入霜枫。

已夺霞裳艳,还翻锦帐红。

背风飞蛱蝶,倚日笑梧桐。

莫道临江晚,曾移汉殿中。

(0)

秋柳四首·其一

疏阴缺处但斜晖,客燕枝空旧梦违。

嫁得西风总无赖,晚凉还自著罗衣。

(0)

孔子手植桧

棱棱老干傍庭台,传自宣尼手自栽。

翡翠枝条深雨露,蛰龙鳞甲照阶苔。

枯荣自寓随时意,古怪中含造化胎。

三匝绕栏殊未厌,却疑天遣此身来。

(0)

相如题桥

会得真虚不是虚,乾坤随处总如如。

凭谁寄语题桥子,何必还过驷马车。

(0)

题秋景图

山村寥落野人稀,静倚枫根坐钓矶。

流水带花穿巷陌,远风吹雨入岩扉。

秋声暗促河声急,黄鸟时兼白鸟飞。

吟社客归秦渡晚,渚烟溪月共忘机。

(0)

刘吟祉偕严周二子过大通赋赠

可惜荔枝红易落,佳客不来山鸟啄。

红稀绿暗掩荆扉,茶熟香清思旧约。

何人江上驻扁舟,惊起沙边閒白鸥。

林间犬吠知有客,短墙倚望凝双眸。

闻声识客客不俗,行吟直到树边屋。

谛观乃是意中人,昨日面生今面熟。

白莲社长刘驎之,严陵周党遥相期。

馀閒更坐三生石,长日惟消百八棋。

棋罢花间陈玉馔,清斋留与山僧饭。

客来已过午钟鸣,非时未敢行方便。

高人饱食自主宾,野老傍观各任真。

谈谐坐到日西夕,有约重来莫厌频。

竹边笋,花下藕,寻常茶饭吾家有。

荔枝落尽龙眼生,嘉果还堪嘉客口。

乘兴来时及早来,莫待午堂钟板后。

临行一句更叮咛,瓶汲山泉休载酒。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