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三年海上洲,故乡何处瘴云稠。
数千里外蛮人域,十八滩头过客舟。
时有山禽呼姓字,或从海鸟作朋俦。
故人珂佩周旋处,紫殿风清十二楼。
为客三年海上洲,故乡何处瘴云稠。
数千里外蛮人域,十八滩头过客舟。
时有山禽呼姓字,或从海鸟作朋俦。
故人珂佩周旋处,紫殿风清十二楼。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无题之作,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在海上漂泊三年的艰辛与孤独。首句“为客三年海上洲”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的游子身份,暗示了生活的动荡和漂泊不定。次句“故乡何处瘴云稠”则以瘴气弥漫的热带景象,象征着故乡遥远且环境恶劣,加深了思乡之情。
“数千里外蛮人域,十八滩头过客舟”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诗人跨越数千里,行经蛮荒之地,还要面对险恶的十八滩,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险阻和艰辛。接下来的两句,“时有山禽呼姓字,或从海鸟作朋俦”,通过山禽海鸟的鸣叫,寓言自己与自然为伴,生活孤寂,只能将它们当作朋友。
最后两句“故人珂佩周旋处,紫殿风清十二楼”,诗人回忆起在故乡与故人的交往,想象着他们在紫禁城中的生活,而自己却只能在远方遥望,对比强烈,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清静高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漂泊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