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甘棠岭外喧,塞尘狼火静沿边。
常遭厥愠常驰誉,不怍于人不愧天。
丹凤碧梧鸣盛世,冷风寒徼痛残年。
自惭莫遂抠趋愿,空学侯巴忆太玄。
一咏甘棠岭外喧,塞尘狼火静沿边。
常遭厥愠常驰誉,不怍于人不愧天。
丹凤碧梧鸣盛世,冷风寒徼痛残年。
自惭莫遂抠趋愿,空学侯巴忆太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的《挽司马刘东山(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
首联“一咏甘棠岭外喧,塞尘狼火静沿边”,以“甘棠岭”象征逝者生前的功绩与影响,“岭外喧”描绘出其声名远播的情景;“塞尘狼火静沿边”则通过“塞尘”、“狼火”的静寂,暗示边疆的安宁,暗含对逝者维护边疆和平的赞颂。
颔联“常遭厥愠常驰誉,不怍于人不愧天”,表达了逝者虽遭受误解与委屈,但依然坚守正直,不愧于心,不畏人言,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与坚定的信念。
颈联“丹凤碧梧鸣盛世,冷风寒徼痛残年”,以“丹凤碧梧”象征盛世景象,而“冷风寒徼”则描绘出残年凄凉之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者在盛世中离世的惋惜之情。
尾联“自惭莫遂抠趋愿,空学侯巴忆太玄”,诗人自谦地表示未能实现追随逝者的愿望,只能空怀怀念之心,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缅怀,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与深情哀悼。
风雪八千里,哀哉望里门。
河干此诀别,父子各声吞。
讵意成长逝,天高终莫扪。
呼抢叩窀穸,咫尺间晨昏。
游子有归日,灵帏空自存。
起居弗能侍,应识心意烦。
含殓弗能视,奚堪诚敬论。
弥留既旬月,绝笔犹望孙。
所赖谋身后,多资季与昆。
哀哀此中结,将冀亲梦魂。
忽若平生事,仰瞻无一言。
乃知赍长恨,劳瘁空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