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西郊卅里驰,独从江上拜神祠。
东周已往风流在,南国多贤领袖推。
千载家声承至德,四朝庙貌表隆仪。
世人事后持迂论,试与摩挲至圣碑。
策马西郊卅里驰,独从江上拜神祠。
东周已往风流在,南国多贤领袖推。
千载家声承至德,四朝庙貌表隆仪。
世人事后持迂论,试与摩挲至圣碑。
这首诗《季子祠》由清代诗人夏子重所作,通过对季子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策马西郊卅里驰”,以动态的画面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骑马疾驰前往西郊季子祠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急切而庄重的心情。接着“独从江上拜神祠”一句,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从江边来到祠堂前,表达出对季子的虔诚敬仰之情。
“东周已往风流在,南国多贤领袖推。”这两句将时间拉回古代,赞美季子在东周时期留下的风范和影响力,同时也强调了季子作为南方地区领袖的卓越贡献。通过“风流”一词,不仅指季子个人的魅力和才华,也暗含了他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千载家声承至德,四朝庙貌表隆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季子品德的颂扬,指出他的高尚道德品质跨越千年仍被传承,同时祠堂的庄严仪式也体现了对他的崇高敬意。
最后,“世人事后持迂论,试与摩挲至圣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人误解或忽视季子价值的感慨,呼吁人们应该深入理解并尊重历史人物的真正意义,通过触摸至圣碑来感受季子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颂了季子的丰功伟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新堂良佳哉,前山罗万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异时老夕郎,直道众谗咋。
不种南山豆,聊卜辋川宅。
举头得佛观,喜甚几折屐。
名加一字褒,价重连城璧。
忽骑箕尾去,胜概堕岑寂。
乃孙丘壑姿,结屋踵前迹。
时呼名胜流,谈觞阅晨夕。
向来富贵人,搜索遍山泽。
舳舻蔽江淮,斧凿巧镵刻。
屡闻挥橐金,所得仅鸡肋。
谁能燕坐间,领略在几席。
要知此段奇,自是天所惜。
吾生事幽讨,佳处皆足历。
是中一延睇,破觉慰平昔。
会须买东邻,来作堂中客。
公乎肯见容,斯言当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