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偷恋小窗阴。恨芭蕉、不展寸心。
暗语近、阳台远,奈秋宵、砧断漏沈。
月明欲教吹箫去,隔骖鸾、空留怨音。
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
碧梧偷恋小窗阴。恨芭蕉、不展寸心。
暗语近、阳台远,奈秋宵、砧断漏沈。
月明欲教吹箫去,隔骖鸾、空留怨音。
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
这首《恋绣衾》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以碧梧、芭蕉、秋宵、砧声、月明、箫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感伤的氛围。"碧梧偷恋小窗阴"描绘了碧绿的梧桐在窗边静静地投下阴影,似乎对室内的人有所眷恋,而芭蕉未能传达这份心意,显得郁郁寡欢。"暗语近、阳台远"暗示着词人与所爱之人虽近在咫尺,却仿佛相隔天涯,只能通过无声的暗语传递情感。
"奈秋宵、砧断漏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秋夜的砧声和滴漏声更显寂寥,加深了词人的思念之情。"月明欲教吹箫去"借月光和箫声寄托离别的哀愁,然而对方并未回应,只剩下了空洞的箫音。"隔骖鸾、空留怨音"中的骖鸾(鸾鸟)象征着无法接近的爱人,词人只能留下满腔的怨念。
最后两句"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与所爱之人被阻隔天涯的无奈,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愁绪,使得梦境更加深沉而悲凉。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色。
九衢尘土递追攀,马迹轩车日暮间。
玄发尽惊为客换,白头曾见几人闲。
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