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照含虚未兆身,翛然那与物为邻。
任经风月霜威重,枯木花芳不犯春。
寂照含虚未兆身,翛然那与物为邻。
任经风月霜威重,枯木花芳不犯春。
这首诗名为《寄度兄道友》,是宋代僧人释子淳的作品。诗人以"寂照含虚未兆身"起笔,描绘了一种寂静而深邃的境界,仿佛个体的存在尚未显现,如同虚空一般无形无象。"翛然那与物为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与外物为伍的逍遥心境。
接下来的诗句"任经风月霜威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坚韧和淡然,即使面对风霜严寒,也能泰然处之。"枯木花芳不犯春"则以枯木在春天依然保持其芬芳,象征着即使身处逆境,内心也保持着如春花般的纯净和美好,不为外界所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寂照、翛然、风月霜威和枯木花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坚守自我、淡泊宁静的道家思想,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两山劈相对,体凹而头出。
怒势角终古,欲磕仅不磕。
飞瀑自顶来,悬喷下离壁。
惊飙忽吹过,左抟或右结。
急裹万串珠,疾圜千捧雪。
立下触巉岩,一跌扑再跌。
回飙忽吹转,团物上未擘。
磕石复一响,片片始飘屑。
风伯太奔忙,雷君喊无歇。
百灵不暂停,混沌至今日。
慰公适语我,夜同老僧榻。
听说大龙湫,惊起唤奇绝。
恍若置此中,狂叫荡魂魄。
足仄不得收,目瞬不计睫。
始叹世外奇,天地偶一设。
老僧既善状,得过慰公舌。
慰公既善谈,得入杲叟笔。
山神最遥待,高僧与词伯。
请更说匡庐,泉声落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