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复涧兼重岭"展现出山势险峻,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置身于自然的宁静与深邃之中。"云岚处处生"进一步强调了山间水汽弥漫,如诗如画的意境。
诗人接着以"君家还可认"一句,转向对友人居所的描写,暗示虽然山高路远,但读书声穿透云雾,依然清晰可闻,表达了对友人刻苦求学的敬佩和对书香门第的赞美。这句诗也富有哲理,读书声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感受到其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自然景色,又赞扬了友人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富有文人雅趣的山水小品。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茅屋趣。
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劳君为赋。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平生握手相许。
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黄鹄举。
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歌声缓与。
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说与黄花,九日今朝,同谁举觞。
笑指点行囊,虽然羞涩,朅来闹市,怎忍荒凉。
螯压橙香,酒浮萸紫,醉脱乌纱鬓欲霜。
孤云外,是吾庐三径,归兴偏长。催人苒苒年光。
问役役、浮生着甚忙。
自东篱人去,总成陈迹,龙山饮散,几度斜阳。
人物雕零。乾坤空阔,世事浮沉醉梦场。
登高处,倚西风长啸,任我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