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茅屋趣。
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劳君为赋。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平生握手相许。
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黄鹄举。
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歌声缓与。
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茅屋趣。
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劳君为赋。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平生握手相许。
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黄鹄举。
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歌声缓与。
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这首元代程文海的《摸鱼儿·次韵庐疏斋宪使题岁寒亭》是一首抒发怀人之情的词作。词中以湘中朱凤和江上鹦鹉为引,象征友人的高洁与才情,如同江上的鹦鹉般伶俐多才。词人感叹在千里之外的漂泊中,与友人难以常伴,只能独自欣赏茅屋的雅趣和参天大树的苍翠。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描绘了冬日景象,寓言友人如雪雁南行,不知所终,而词人自己则期待着岁末的到来,不知未来何处相聚。接下来,词人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曾在江南江北寻觅美景,共享碧云的悠然。
“黄鹄举”象征友人的远行,词人记得自己曾与友人在秦淮河畔相遇,而此刻友人正在清雅的亭子中吟诗作赋。最后,词人借歌声渐缓,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担心竹径的微风和庭花的轻舞会惊扰夜晚的宁静,仿佛友人的离去带走了那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和回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