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陌上花八首·其六》
《陌上花八首·其六》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0)
注释
临安城郭:指临安(古代地名,今杭州)的城市建筑。
半池台:形容只剩下了部分昔日的繁华景象。
曾是:过去曾经。
香尘:香气如尘,形容女子乘坐的车辆经过时带起的香气。
扑面来:直扑面而来,形容香气浓郁。
翠軿女:穿着翠绿色马车的女子,富贵人家的女性。
今年:今年此时。
陌上:道路两旁,田野间。
又花开:新的花朵又开始开放。
翻译
临安城的城墙和楼阁如今只剩下一半,当年繁华时香风扑面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那些曾经的美女乘坐翠绿马车的身影已不再见,今年路边的花朵又再次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和眼前景色的对比,展现出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主题。首句“临安城郭半池台”点出临安的壮丽风光,曾经这里车水马龙,美女如云,繁华一时。“曾是香尘扑面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热闹与奢靡,女子们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接下来的“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则转而抒发感慨。翠軿女指的是华美的马车中的女子,她们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陌上一年一度的花开,象征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临安城的今昔对比,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草堂初成陈尧山诸友约过诗以候之

秋晚堂成菊满篱,霜残更有好花枝。

一尊合对都忘我,三径初开却为谁。

短榻可都云暂扫,小车还许月相随。

典衣拚得留贤达,醉倒池边不放归。

(0)

奉和洪尚书见寄谒诸葛庙韵二首·其一

欲把君臣大义张,行藏都为正纲常。

新祠落落祥云护,古柏阴阴夹道傍。

汉鼎未归心不死,帝禅犹在义难忘。

若将三国人才论,北斗孤高万古香。

(0)

题萧以忠主事心怀两愧卷

世短官迟事事忙,君亲无地著情长。

鸡豚报答心当缺,犬马驱驰鬓已苍。

欲补衮衣徒梦寐,每看花木独悲伤。

知君却抱无穷恨,一目江山两泪行。

(0)

夜中闻雪

纸窗吹朔雪,琴瑟有馀音。

寒气潜欺枕,清声实到襟。

拥炉添逸兴,烧烛纵长吟。

唤起痴童子,烹茶坐夜深。

(0)

次方伯东桥诗·其一

兀坐方呼酒,诗筒忽到门。

剧怜春兴满,更见古音存。

风月笼麟阁,烟霞尽兔园。

惟愁劳梦卜,猿鹤怨山樊。

(0)

过华清宫

塞风吹雨杂鸣鸾,日影西沉树色寒。

歌舞不来春又尽,飞花无语过阑干。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