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擢探花使三首·其二》
《擢探花使三首·其二》全文
唐 / 翁承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九重烟暖折槐芽,自是升平好物华。

今日始知春气味,长安虚过四年花。

(0)
翻译
在九重云雾缭绕的温暖中,槐树新芽被采摘,这本是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今天我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之前在长安白白度过了四年的花期。
注释
九重:形容宫阙之多,这里指皇城。
烟暖:形容春日烟雾中的暖意。
槐芽:槐树的嫩芽,象征新生和春天的到来。
升平:太平盛世,社会安定。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虚过:白白度过,表示浪费或未充分利用。
四年花:指过去的四个春季。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光的珍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九重烟暖折槐芽"一句,设定了一种温馨而柔和的春日气氛,"九重"形容春意渐浓,而"烟暖"则传递出一种微妙的温度感。"折槐芽"常见于春季,是采集新鲜花枝的一种行为,这里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心观察,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自是升平好物华"一句,继续强调了和平时光中美好事物的价值。"升平"指的是太平盛世,而"好物华"则形容那些在这样的时代里更显珍贵的事物。这两句共同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春日画卷,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安稳与满足。

接下来的"今日始知春气味",诗人的情感转向内省,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突然领悟。这里的"今日"强调了时间点,将这种发现置于一个特定的瞬间,使得情感更加鲜明。

最后一句"长安虚过四年花"则显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是诗歌中常见的地名,这里与"四年花"相连,意味着时间在无形中流逝,而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春天的花朵,不经意间就已过去。这不仅是对个人岁月的感慨,也可能暗含了对国家动荡时局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它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盛世美好的追求。

作者介绍
翁承赞

翁承赞
朝代:唐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猜你喜欢

五月五日同佥宪别驾二宗长御史审理二林昆季吴判簿盛训科游姑苏虎丘寺次佥宪韵

赴阙同登浙水舟,停桡共过阖闾丘。

云随殿阁疑天近,江拥吴淞入海流。

石上逢僧松影落,池边访古剑光浮。

别筵况有登高赋,牢落偏消客路愁。

(0)

房村霜树

房村山绕吕梁洪,驿树迎霜望渐空。

浓翠不遮僧寺月,疏枝犹拂酒旗风。

叶飞片片长河上,影落萧萧夕照中。

到此推篷吟眺久,遥知宋玉赋偏工。

(0)

古剑歌为明书宗蕴赋

良工冶铸金铁英,鍊出宝剑真天成。

烨烨芙蓉比荷艳,犹如绿水涵秋清。

一从中道沈埋久,紫气犹能贯牛斗。

沈埋夜夜想飞腾,匣里时时作悲吼。

君今得此耀细微,观者拂拭光陆离。

防身震慑魑魅胆,露锷刜劘霜雪披。

自来灵物神呵护,愿子殷勤重垂顾。

莫教佩服过延津,只恐跳波化龙去。

(0)

潇湘夜雨

沧江晚来雨,恍若银河倾。

千山拥暝色,万竹飘寒声。

篷窗有迁客,凄然百感生。

(0)

藏书室

素性昧生殖,贮积维简编。

群经既并蓄,百氏无弃捐。

所至每充栋,来往劳车船。

及兹获安居,插架牙签悬。

寓目自忘倦,课孙犹拳拳。

岂徒事佔毕,对越希圣贤。

(0)

次近仁韵

长袖方袍垫角巾,逍遥天地一閒身。

匡庐结社邀元亮,鉴水维舟待季真。

飞絮游丝留白昼,野花幽草自长春。

林间无地容尘俗,秖许先生与卜邻。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