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邑阳春县,荒冈䀨岭尖。
停轮惜白日,买饭爱青帘。
水米贱于布,山柴只换盐。
欲询明日路,乡语不能兼。
小邑阳春县,荒冈䀨岭尖。
停轮惜白日,买饭爱青帘。
水米贱于布,山柴只换盐。
欲询明日路,乡语不能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阳春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联“小邑阳春县,荒冈䀨岭尖”,开篇点题,以“小邑”形容阳春县的规模不大,但“阳春县”三字却透露出一种温暖和生机,仿佛预示着即便在偏远之地,也有着春天般的希望与活力。接着,“荒冈䀨岭尖”描绘了县境内的地理风貌,荒凉的山冈与陡峭的山岭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的图卷。
颔联“停轮惜白日,买饭爱青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体验。诗人因停留而珍惜时间的流逝,对白日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而“买饭爱青帘”则通过一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当地生活习俗的好奇与喜爱,青帘是酒旗的象征,此处暗示诗人对当地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
颈联“水米贱于布,山柴只换盐”,揭示了阳春县的经济状况。水米的价格低廉,反映了当地的农业资源丰富;而山柴仅能换取盐,可能意味着当地缺乏其他经济作物或矿产资源,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地方特色,也隐含了对社会经济状况的思考。
尾联“欲询明日路,乡语不能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地人语言的困惑。在异乡寻求方向时,语言的障碍成为了一种挑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融入当地社会、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行途中的一段经历,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丰富的内涵,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文风情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富贵如烈火,销铄谁为钢。
黄金攫清旦,一视无四旁。
夫子真璞玉,炎炎讵能伤。
万事有规矩,岂与时低昂。
五十犹幕府,鬓发初不霜。
天眼终自清,弹冠指明光。
卿云澹朝日,舞蹈萦炉香。
勿忧雨露隔,二圣方当阳。
大器故晚成,此去未易量。
巾车难更轫,潩水徒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