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阳第、佛香亲种。平阳第。又山房亲种。
分得灵根,花瓷斗、宜清供。敷微荫,满院鬘云拥。
孤松畔,灵石缝。簇繁英、邀得祥禽弄。
嘉名比似忧昙钵,棠棣馆、更交让称颂。
旃檀馥郁,贝叶萋菶。开了荼蘼,异本端藉禅天送。
未藉东皇宠。
荣阳第、佛香亲种。平阳第。又山房亲种。
分得灵根,花瓷斗、宜清供。敷微荫,满院鬘云拥。
孤松畔,灵石缝。簇繁英、邀得祥禽弄。
嘉名比似忧昙钵,棠棣馆、更交让称颂。
旃檀馥郁,贝叶萋菶。开了荼蘼,异本端藉禅天送。
未藉东皇宠。
此诗描绘了汪氏壶园内婆罗花盛开之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雅致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婆罗花在园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荣阳第、佛香亲种。平阳第。又山房亲种。” 开篇便以“荣阳第”、“平阳第”等词汇,营造出一种尊贵、清幽的园林氛围,暗示婆罗花生长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带有几分神圣与高洁。
“分得灵根,花瓷斗、宜清供。” 描述婆罗花的根系独特,适合以花瓷作为容器进行清雅的供奉,进一步强调了其清丽脱俗的特质。
“敷微荫,满院鬘云拥。孤松畔,灵石缝。簇繁英、邀得祥禽弄。” 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婆罗花在园中散布微荫,与孤松、灵石相映成趣,吸引着祥禽前来嬉戏,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祥和宁静的景象。
“嘉名比似忧昙钵,棠棣馆、更交让称颂。” 比喻婆罗花的美名堪比忧昙钵,象征着其非凡的品质和美誉,同时与棠棣馆中的植物相互衬托,共同受到赞誉。
“旃檀馥郁,贝叶萋菶。开了荼蘼,异本端藉禅天送。” 通过旃檀的香气、贝叶的繁茂,以及与荼蘼的对比,进一步烘托婆罗花的独特魅力,仿佛是来自禅天的馈赠,充满了神秘与超凡的意味。
“未藉东皇宠。” 最后一句以“东皇”暗指春天的神祇,表达了婆罗花虽未直接得到春神的宠爱,却依然自开自放,展现出其独立不倚、自得其乐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婆罗花及其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
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
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悽恋。流水远。
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
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
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谁貌霜容。向鬘天藻国,辟此新封。
柴桑吏隐归来晚,秋心烂漫篱东。冰绡薄,石黛浓。
似十客、须眉将晋同。一任天荒地老,甲子重逢。
休问义熙建隆。吊华严贤劫,省识图中。
一花一佛优昙在,应有色相难空。庐陵令,抱蜀翁。
笑脱贼、生还非道穷。试与问泉明,聊证素衷。
江空岁晚,帆背轻鸥飞过。
带回雪攒花飘絮,对舞婆娑。
棹舣虚明,鬓丝尊酒老关河。
笛渔凄唱,星槎梦影,羞理烟蓑。
五緉溯风,湖光如练,碧浪如罗。
幻真色、山屏百面,画里沧波。
鹤响龙吟,步虚仙约两无何。
天公玉戏,招邀素女,使我颜酡。
冠柳襟秦,推云拜石,丽词花外。
鸾肠凤语,响彻碧云天里。
自吹箫、侍儿按歌,串珠润玉冰丝碎。
想眷怀故国,冬青幽怨,楚兰深致。犹是。芳馨意。
看叠赋哀蝉,载赓春水。弦凄韵远,付与秋坟诗鬼。
近南洼、夜窗曼吟,冷乌叫月风战苇。
怕轻翻、半卷残琼,尚滴金仙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