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蚁古河东,川原势亦雄。
城荒吊华纳,山远问葱蒙。
玉箸埋天禄,银钩剥画虫。
闾丘名姓在,乡衮仰清风。
鸣蚁古河东,川原势亦雄。
城荒吊华纳,山远问葱蒙。
玉箸埋天禄,银钩剥画虫。
闾丘名姓在,乡衮仰清风。
这首明代杨慎的《过石桩村访唐河东刺史王仁求碑(其二)》描绘了一幅古朴而雄浑的景象。首句“鸣蚁古河东”以蚂蚁的鸣声引出历史的久远,暗示石桩村所在的区域曾是古代河东之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接下来,“川原势亦雄”进一步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壮丽,河流平原展现出雄浑的气势。
诗人通过“城荒吊华纳,山远问葱蒙”描绘了村庄的衰败和自然景色的苍茫,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远方葱郁山色的向往。这两句寓含着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玉箸埋天禄,银钩剥画虫”运用比喻,将废弃的贵重器物——玉箸和银钩,与自然中的昆虫相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岁月侵蚀下的遗迹,以及时光流转中人事的消磨。
最后两句“闾丘名姓在,乡衮仰清风”点题,提及了刺史王仁的名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乡村淳朴风气的赞美,暗示尽管人事已非,但高尚的品格和清风般的遗风仍然留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桩村的历史风貌,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和对道德典范的崇尚。
伏枕吴山,羁愁共、桐江春涨。
喜邂逅、客星忽聚,酒徒无恙。
杨恽南山歌太苦,邹阳北阙书难上。
向精蓝、深处问枯禅,伊蒲饷。双燕外,游丝漾。
六桥侧,红牙唱。惜杜康骨朽,无人能酿。
我愧老饕难戒肉,君方强健何须杖。
看白衣、苍狗任他忙,浮云状。
我昨咏邛须,相将造芳圃。
南种悉珍奇,目所未经睹。
何须问主人,携樽直入庑。
主人笑出迎,看花有俦伍。
因之同欢酌,脱略如太古。
尔我与菊花,亦竟忘宾主。
即此称快哉,主人有馀贾。
相结再来期,兴酣慎莫拒。
乘此花正开,聊以慰辛苦。
诘朝敕庖人,折柬招众父。
我亦与其中,晨兴便接武。
入门闻清香,举目爱花妩。
登筵饮醇醪,饱德铭肺腑。
为乐欣正长,引商复刻羽。
阳春天气佳,月丽清虚府。
秉烛继夜游,分吟索韵谱。
才推河间雄,笺飞白雪舞。
诸公八斗高,自足当绣虎。
我乃欲效颦,如弄输门斧。
瞻言栖依处,何异金门坞。
傲骨我终持,不与时仰俯。
朗吟乞食诗,无以济终寠。
饮酒不能多,所畏罚童羖。
当此知己间,强为尽维醹。
主人酬劝频,先醒嫌小户。
月色满花枝,时将过夜午。
运甓有后人,为能继乃祖。
柴桑独酌后,犹恋晋亡土。
迄今景高蹈,五字惭规抚。
维菊与忘言,芬芳自倾吐。
序晚值风霜,劲节孰予侮。
藉非高士流,滥赏奚足取。
共识此中意,斯会同友辅。
《看菊》【清·沈光文】我昨咏邛须,相将造芳圃。南种悉珍奇,目所未经睹。何须问主人,携樽直入庑。主人笑出迎,看花有俦伍。因之同欢酌,脱略如太古。尔我与菊花,亦竟忘宾主。即此称快哉,主人有馀贾。相结再来期,兴酣慎莫拒。乘此花正开,聊以慰辛苦。诘朝敕庖人,折柬招众父。我亦与其中,晨兴便接武。入门闻清香,举目爱花妩。登筵饮醇醪,饱德铭肺腑。为乐欣正长,引商复刻羽。阳春天气佳,月丽清虚府。秉烛继夜游,分吟索韵谱。才推河间雄,笺飞白雪舞。诸公八斗高,自足当绣虎。我乃欲效颦,如弄输门斧。瞻言栖依处,何异金门坞。傲骨我终持,不与时仰俯。朗吟乞食诗,无以济终寠。饮酒不能多,所畏罚童羖。当此知己间,强为尽维醹。主人酬劝频,先醒嫌小户。月色满花枝,时将过夜午。运甓有后人,为能继乃祖。柴桑独酌后,犹恋晋亡土。迄今景高蹈,五字惭规抚。维菊与忘言,芬芳自倾吐。序晚值风霜,劲节孰予侮。藉非高士流,滥赏奚足取。共识此中意,斯会同友辅。
https://shici.929r.com/shici/6SvFPAA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