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石桩村访唐河东刺史王仁求碑·其二》
《过石桩村访唐河东刺史王仁求碑·其二》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鸣蚁古河东,川原势亦雄。

城荒吊华纳,山远问葱蒙。

玉箸埋天禄,银钩剥画虫。

闾丘名姓在,乡衮仰清风。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过石桩村访唐河东刺史王仁求碑(其二)》描绘了一幅古朴而雄浑的景象。首句“鸣蚁古河东”以蚂蚁的鸣声引出历史的久远,暗示石桩村所在的区域曾是古代河东之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接下来,“川原势亦雄”进一步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壮丽,河流平原展现出雄浑的气势。

诗人通过“城荒吊华纳,山远问葱蒙”描绘了村庄的衰败和自然景色的苍茫,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远方葱郁山色的向往。这两句寓含着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玉箸埋天禄,银钩剥画虫”运用比喻,将废弃的贵重器物——玉箸和银钩,与自然中的昆虫相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岁月侵蚀下的遗迹,以及时光流转中人事的消磨。

最后两句“闾丘名姓在,乡衮仰清风”点题,提及了刺史王仁的名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乡村淳朴风气的赞美,暗示尽管人事已非,但高尚的品格和清风般的遗风仍然留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桩村的历史风貌,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和对道德典范的崇尚。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江城子

红轮初上水晶屏。镜台轻。晓妆成。

调得南都石黛、付卿卿。

掠月横云图自有,随意画,远山青。

张郎凝望笑颜生。语多情。瘦棱棱。

试向菱花一照、便分明。

半额不知如意否,休阁笔,为君增。

(0)

太常引

温柔乡里怪天明。奈树上、有啼莺。鸳帐莫须惊。

交玉臂、怜欢有情。

绿云压枕,海棠春色,同梦又同醒。起听卷帘声。

问红日、三竿未曾。

(0)

惜分飞

溱洧遗风多芍药。好订兰亭春约。曲水流觞酌。

因修禊事看鱼跃。匝树花芳莺语乐。

斗草东风池阁。可有金人落。水心长剑凌波托。

(0)

满江红·其五刀俎馀生欲断荤者数矣奈茹素辄饥故篇中及之

伏枕吴山,羁愁共、桐江春涨。

喜邂逅、客星忽聚,酒徒无恙。

杨恽南山歌太苦,邹阳北阙书难上。

向精蓝、深处问枯禅,伊蒲饷。双燕外,游丝漾。

六桥侧,红牙唱。惜杜康骨朽,无人能酿。

我愧老饕难戒肉,君方强健何须杖。

看白衣、苍狗任他忙,浮云状。

(0)

秋吟

爽气横飞野况佳,溯回对水漫兴怀。

芙蓉露湿红妆冷,江海风生白浪排。

敌忾深同袍泽谊,招舟广订弟兄侪。

即今天缺尤须补,孰上秋旻继女娲。

(0)

看菊

我昨咏邛须,相将造芳圃。

南种悉珍奇,目所未经睹。

何须问主人,携樽直入庑。

主人笑出迎,看花有俦伍。

因之同欢酌,脱略如太古。

尔我与菊花,亦竟忘宾主。

即此称快哉,主人有馀贾。

相结再来期,兴酣慎莫拒。

乘此花正开,聊以慰辛苦。

诘朝敕庖人,折柬招众父。

我亦与其中,晨兴便接武。

入门闻清香,举目爱花妩。

登筵饮醇醪,饱德铭肺腑。

为乐欣正长,引商复刻羽。

阳春天气佳,月丽清虚府。

秉烛继夜游,分吟索韵谱。

才推河间雄,笺飞白雪舞。

诸公八斗高,自足当绣虎。

我乃欲效颦,如弄输门斧。

瞻言栖依处,何异金门坞。

傲骨我终持,不与时仰俯。

朗吟乞食诗,无以济终寠。

饮酒不能多,所畏罚童羖。

当此知己间,强为尽维醹。

主人酬劝频,先醒嫌小户。

月色满花枝,时将过夜午。

运甓有后人,为能继乃祖。

柴桑独酌后,犹恋晋亡土。

迄今景高蹈,五字惭规抚。

维菊与忘言,芬芳自倾吐。

序晚值风霜,劲节孰予侮。

藉非高士流,滥赏奚足取。

共识此中意,斯会同友辅。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