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寒风日夜摧,良宵灯月费徘徊。
火龙得水因潜避,银树逢春竟不开。
是处鞦韆虚院落,几家歌舞罢楼台。
清斋寂坐添惆怅,空负多君作赋才。
阴雨寒风日夜摧,良宵灯月费徘徊。
火龙得水因潜避,银树逢春竟不开。
是处鞦韆虚院落,几家歌舞罢楼台。
清斋寂坐添惆怅,空负多君作赋才。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因风雨而未能尽兴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首联“阴雨寒风日夜摧,良宵灯月费徘徊”以阴冷的天气和被风雨摧残的夜晚,反衬出原本应该欢乐的元宵之夜变得凄凉。次联“火龙得水因潜避,银树逢春竟不开”运用象征手法,将“火龙”和“银树”分别比喻为元宵节的龙灯和烟火,它们在风雨中无法展现其应有的光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
接着,“是处鞦韆虚院落,几家歌舞罢楼台”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气氛的失落,鞦韆(秋千)空荡荡地挂在院落里,歌舞声也已停止在楼台之上,一切热闹与欢愉都因风雨而消散。尾联“清斋寂坐添惆怅,空负多君作赋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如此情景,只能独自清静地坐着,心中满是遗憾和惆怅,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的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元宵佳节因风雨而未能如愿的失落与无奈,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泗州没微桑,鄂州没洞庭。
沧桑几变易,何况东海溟。
虎井屿前有沈城,风狂浪涌无影形。
秋水澄澈波渊渟,渔人下视见星星,女墙雉堞高伶俜。
约略红毛城大小,殷红砖石苔藓青。
不知何年落海底,中有败壁横窗棂。
蔡生述之我则听,不敢乘舟窥视恐惊蛟龙醒,作歌聊向虎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