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更推挽,先生定别留。
孰知庐阜趣,战胜汉廷游。
直自全高隐,宁当退急流。
典刑前辈在,馀润觅东邱。
诸老更推挽,先生定别留。
孰知庐阜趣,战胜汉廷游。
直自全高隐,宁当退急流。
典刑前辈在,馀润觅东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赠予查仲文的作品,通过对查仲文的赞扬和对其隐逸生活的推崇,展现出对查仲文高尚品格的敬佩。首句“诸老更推挽”,表明查仲文受到众多长者的推重和挽留,显示出他在同辈中的威望。次句“先生定别留”则强调了查仲文选择离开的决断,暗示他可能有着独特的志向。
“孰知庐阜趣”表达了诗人对查仲文选择庐山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庐阜即指庐山,这里寓含着超脱尘俗的乐趣。接下来,“战胜汉廷游”暗指查仲文以隐居生活胜过世俗的仕途,表现出他对官场的淡泊态度。
“直自全高隐”进一步赞美查仲文的高尚隐逸,他选择完全遁迹山林,不为外界所动。“宁当退急流”则借自然水流的比喻,表达查仲文宁愿选择退隐也不愿随波逐流的生活抉择。
最后两句“典刑前辈在,馀润觅东邱”中,“典刑”意为典范,诗人认为查仲文是前辈的楷模,他的德行和智慧如同滋润万物的清泉,影响深远,期待后人能从中汲取教益,寻找像东邱那样的隐逸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查仲文的隐逸生活和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对查仲文的敬仰以及对隐逸文化的推崇。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