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查仲文》
《赠查仲文》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诸老更推挽,先生定别留。

孰知庐阜趣,战胜汉廷游。

直自全高隐,宁当退急流。

典刑前辈在,馀润觅东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házhòngwén
sòng / xiàngānshì

zhūlǎogèngtuīwǎnxiānshēngdìngbiéliú

shúzhīzhànshènghàntíngyóu

zhíquángāoyǐnníngdāng退tuìliú

diǎnxíngnéngbèizàirùndōngqiū

注释
诸老:年长的人。
更:更加。
推挽:争相挽留。
先生:指代某位先生。
定:决定。
别留:独自留下。
孰知:谁知道。
庐阜:庐山。
趣:乐趣。
战胜:游刃有余。
汉廷:朝廷。
直自:直接地,完全。
全高隐:完全隐居。
宁:岂肯,宁愿。
退急流:随波逐流。
典刑:典范。
前辈:先辈。
在:存在。
馀润:遗留的影响。
觅:寻找。
东邱:东方的仙境,比喻隐居之处。
翻译
年长者们争相挽留,先生却决定独自离开。
谁能理解庐山的乐趣,他在政坛上如同游刃有余。
他选择完全隐居,岂肯随波逐流于世俗。
前辈的典范犹在,他寻找着像东方仙境般的隐逸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赠予查仲文的作品,通过对查仲文的赞扬和对其隐逸生活的推崇,展现出对查仲文高尚品格的敬佩。首句“诸老更推挽”,表明查仲文受到众多长者的推重和挽留,显示出他在同辈中的威望。次句“先生定别留”则强调了查仲文选择离开的决断,暗示他可能有着独特的志向。

“孰知庐阜趣”表达了诗人对查仲文选择庐山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庐阜即指庐山,这里寓含着超脱尘俗的乐趣。接下来,“战胜汉廷游”暗指查仲文以隐居生活胜过世俗的仕途,表现出他对官场的淡泊态度。

“直自全高隐”进一步赞美查仲文的高尚隐逸,他选择完全遁迹山林,不为外界所动。“宁当退急流”则借自然水流的比喻,表达查仲文宁愿选择退隐也不愿随波逐流的生活抉择。

最后两句“典刑前辈在,馀润觅东邱”中,“典刑”意为典范,诗人认为查仲文是前辈的楷模,他的德行和智慧如同滋润万物的清泉,影响深远,期待后人能从中汲取教益,寻找像东邱那样的隐逸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查仲文的隐逸生活和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对查仲文的敬仰以及对隐逸文化的推崇。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咏史诗.朝歌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雠。

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0)

夜泊宣城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0)

北涧泛舟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0)

中元夜寄道侣二首·其二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裁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0)

法镜寺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0)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

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朋酒日欢会,老夫今始知。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