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其三》
《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公乎斯文宗,学者仰泰北。

而我幸姻娅,心切迹每梏。

龙门甫登进,已动骊驹曲。

江湖摇归心,我亦慕高躅。

更愁帆风船,无路送双目。

(0)
注释
公乎斯文宗:学术界的宗师。
学者:求学的人。
泰北:北方的北斗,象征权威和指引。
姻娅:亲戚关系。
心切:内心深深敬仰。
迹每梏:印记深深。
龙门:比喻进入名门或重要地位。
甫登进:刚刚进入。
骊驹曲:比喻激励人心的事物。
江湖:指社会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高躅:高尚的足迹,榜样。
帆风船:船帆和风,象征交通工具。
双目:双眼,代指情感表达。
翻译
他是学术界的宗师,学者们都仰望他如同北方的北斗。
而我有幸与他有亲戚关系,内心对他的敬仰深深烙印。
刚刚进入他的门下,就已感受到他激励人心的力量。
在江湖漂泊中,我心中渴望追随他的高尚足迹。
更担忧的是,没有船只能承载我的目光,让我亲自送他远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写给郑惠叔阁学的,表达了对郑惠叔在学术界的尊崇地位以及对其守建宁任职的羡慕之情。诗中提到“公乎斯文宗”,将郑惠叔视为文坛的宗主,学者们景仰的对象。诗人因与郑惠叔有亲戚关系,内心对其敬仰,但又因忙碌而难以常伴左右,表达了对不能亲自陪伴的遗憾。“龙门甫登进”暗指郑惠叔的仕途晋升,诗人对此感到欣喜,同时也勾起了自己回归江湖的渴望,希望能追随郑惠叔的脚步。最后两句“更愁帆风船,无路送双目”,则流露出诗人对无法亲身送别的忧虑,表达了深深的关切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和汉广席上赋柑

秀色霜滋重,馀香露洽鲜。

鹄巢灵壳媚,海窟夜珠圆。

丹橘非优贡,蟠桃亦浪仙。

无嗟后林质,未至太清天。

(0)

和君时弟洗竹

斩伐奚伤性,繁枝漫作阴。

静留朝日暖,寒聚晚烟深。

叶有禽栖息,根无蚁蠹侵。

龙孙今转盛,终待凤凰音。

(0)

和章承议通判来章

近水班荆坐,缘山拄杖行。

云烟窥胜概,风雨听寒声。

久累维摩病,多惭卫玠清。

波澜终未息,衮衮共劳生。

(0)

治平谅闇元夕·其二

仙乐谁家奏管箫,异香到处合椒聊。

风生雨后声悲惨,月在云间影动摇。

幽径小溪春寂寂,淡灯寒烛夜寥寥。

香焚敢效封人意,睿算年年祝帝尧。

(0)

句·其二十四

四时花不绝。

(0)

句·其十九

莫待海风终夜发,狂随柳絮拥篱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