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金碧委尘埃,黄叶填门昼不开。
坏壁有基缘薜荔,断碑无字蚀莓苔。
谈经问偈僧何在,吊古寻幽我独来。
最是不堪惆怅处,斜阳枯木鸟声哀。
楼台金碧委尘埃,黄叶填门昼不开。
坏壁有基缘薜荔,断碑无字蚀莓苔。
谈经问偈僧何在,吊古寻幽我独来。
最是不堪惆怅处,斜阳枯木鸟声哀。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经废寺》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寂寥的景象。首句“楼台金碧委尘埃”以昔日辉煌的楼台如今被尘埃覆盖,暗示了寺庙的衰败与遗忘。次句“黄叶填门昼不开”进一步渲染了废寺的冷清,连白天都门户紧闭,落叶堆积,无人问津。
第三句“坏壁有基缘薜荔”,薜荔藤蔓攀附在残破的墙壁上,显示出岁月侵蚀的痕迹,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第四句“断碑无字蚀莓苔”则通过断裂的石碑和青苔的覆盖,强调了寺庙遗迹的荒芜,连碑文都已模糊不清。
第五、六句“谈经问偈僧何在,吊古寻幽我独来”表达了诗人独自前来凭吊古迹,寻找历史踪迹的孤独与对僧侣踪影的怀念。最后一句“最是不堪惆怅处,斜阳枯木鸟声哀”,以夕阳下枯木和哀鸣的鸟声,烘托出诗人面对废寺衰败时的深深惆怅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废寺的景象,寓言了世事变迁、繁华落尽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文化的追忆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