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
《秋思》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0)
注释
病眠:因病而难以入睡。
夜少梦:夜晚很少做梦。
闲立:悠闲地站立。
秋多思:秋天使人思绪增多。
寂寞:孤独, 寂静。
馀雨晴:雨后转晴的景象。
萧条:环境或心情的凄凉、冷落。
早寒至:早来的寒冷。
鸟栖:鸟儿栖息。
红叶树:长满红叶的树。
月照:月光照射。
青苔地:长满青苔的土地。
何况:更不用说。
镜中年:镜子中映出的自己的年纪。
又过:又过去了。
三十二:指三十二岁。
翻译
因病夜晚少有梦境,秋天闲适站立时思绪纷飞。
孤独之余雨后放晴,萧瑟的早寒已悄然来临。
鸟儿栖息在红叶满树,月光洒在青苔覆盖的土地。
更何况镜中的自己,年华又过了三十二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个秋夜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不能安然入睡,在寂静的秋夜里却更多地陷入沉思之中。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不宁静,他可能在思考自己的生活、命运或是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冷清和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界相连,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悲凉。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这两句则是对秋夜景色的进一步描写。鸟儿栖息在染着秋色变红的树上,月光洒在覆盖着青苔的地面。这不仅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中的某种宁静和孤独。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我反省的一刻。通过镜中自己的倒影,诗人感慨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不惑之年,这在古代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界限。此时此刻,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思。白居易以其鲜明的笔触,将秋天的萧瑟气息和个人的情感世界完美融合,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愁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七刘廷尉一儒

刘君瑚琏姿,温文实天至。

避岁时自远,履荣恒若浼。

于物不取赢,苦县有深契。

论交何必数,一面亦自慰。

致语何必烦,默默两相贵。

(0)

寿阳察院次壁间韵二首·其二

疏慵聊与拙相安,华发萧萧镜里寒。

门掩万山深院静,古槐成盖绿阴团。

(0)

马嵬

秦关山势拂云来,才过骊山又马嵬。

今日岂知当日事,涧花含笑为谁开。

(0)

题江海看云卷三首·其二

海上会看云,飘飘迥不群。

扶桑红日近,锦绣总成纹。

(0)

廖学士鸣吾孙园之招席上和曾都谏日宣一首

偶借春风半日閒,来寻绿野共开颜。

苍松翠竹含新雨,金殿朱旗对远山。

胜事巳传丰沛里,高情多在水云间。

玉堂青锁俱仙侣,文雅风骚莫放悭。

(0)

利路纪雨八首自广元至柏林驿适久旱得雨口占识喜·其七

好雨知时慰客心,须将滴滴比甘霖。

紫薇花下凉先动,翠柏丛中晓更阴。

赋就漫誇神女丽,梦回巳感圣君深。

遥怜谷口躬耕处,试听康衢击壤音。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