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相传只一心,圣心日月本来明。
舞仪灵凤箫韶奏,告锡玄圭水土平。
礼乐夔龙千古盛,勋庸周召万人英。
自从尼父删修后,不识河汾续得成。
道统相传只一心,圣心日月本来明。
舞仪灵凤箫韶奏,告锡玄圭水土平。
礼乐夔龙千古盛,勋庸周召万人英。
自从尼父删修后,不识河汾续得成。
这首诗《和合浦庾司训读书韵》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对“道统”、“圣心”、“礼乐”等传统儒家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传承之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道统相传只一心”,开篇即点明了道统传承的核心在于“一心”,强调了精神层面的统一性与连续性,是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认同与尊崇。
“圣心日月本来明”一句,以“日月”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圣贤之心如同日月般明亮,象征着智慧与道德的光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舞仪灵凤箫韶奏,告锡玄圭水土平”描绘了一幅庄重而和谐的画面,灵凤翩翩起舞,箫韶之音悠扬,象征着礼仪的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同时,“告锡玄圭水土平”则进一步强调了通过礼仪的实践,可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礼乐夔龙千古盛,勋庸周召万人英”两句,赞美了古代礼乐制度的辉煌与伟大,以及周公、召公等贤臣功勋卓著,为万民树立了榜样。
最后,“自从尼父删修后,不识河汾续得成”表达了对孔子删订六经、整理文化遗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世能否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深情赞美,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根脉的珍视与责任感。
台星明翼轸,和气满潇湘。
长淮胜处地灵,应产股肱良。
共仰三朝元老,要识一时英杰,人物自堂堂。
直气薄霄汉,德望耸岩廊。拥貔貅,森棨戟,镇藩方。
折冲樽俎,春融花柳侑壶觞。
两世麟符玉节,九郡恩风惠雨,仁者寿宜长。
凤诏来丹阙,绣衮觐明光。
坑灰冷秦久,刀笔起汉旧。
典谟慨已远,赋颂纷相授。
调律起建安,沿流及元祐。
上下二千载,统脉如线溜。
渡江又百年,诸老凋丧后。
灵珠繄谁握,绝唱不可复。
我行东南野,文星忽当昼。
云章发玄秘,天笔括宇宙。
风雷膏泽沛,金玉渊海富。
奋然蛟龙兴,绎若韶濩奏。
亟闻魑魅走,语夺江海秀。
想当落笔时,真宰森左右。
要为后世法,何止鸡林售。
早膺头角起,晚悟轩冕谬。
芳兰委萧艾,嘉植梗稂莠。
造物岂终啬,意者其奖就。
吾衰不能进,砚墨如仇寇。
大钟屹于前,缩手不敢扣。
辕缶何所知,管蠡祗自陋。
犹将策驽蹇,延首冀领袖。
已同南方游,何幸遇子厚。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宋·赵立夫】坑灰冷秦久,刀笔起汉旧。典谟慨已远,赋颂纷相授。调律起建安,沿流及元祐。上下二千载,统脉如线溜。渡江又百年,诸老凋丧后。灵珠繄谁握,绝唱不可复。我行东南野,文星忽当昼。云章发玄秘,天笔括宇宙。风雷膏泽沛,金玉渊海富。奋然蛟龙兴,绎若韶濩奏。亟闻魑魅走,语夺江海秀。想当落笔时,真宰森左右。要为后世法,何止鸡林售。早膺头角起,晚悟轩冕谬。芳兰委萧艾,嘉植梗稂莠。造物岂终啬,意者其奖就。吾衰不能进,砚墨如仇寇。大钟屹于前,缩手不敢扣。辕缶何所知,管蠡祗自陋。犹将策驽蹇,延首冀领袖。已同南方游,何幸遇子厚。
https://shici.929r.com/shici/LXd1zVtP6j.html
冷彻蓬壶,翠幢鼎鼎生香。
十顷玻璃,望中无限清凉。
遮风掩日,高低衬、密护红妆。
阴阴湖里,羡他双浴鸳鸯。
猛忆西湖,当年一梦难忘。
折得曾将盖雨,归思如狂。
水云千里,不堪更、回首思量。
而今把酒,为伊沈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