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罢读论语,普沆先后同。
可谓识大体,更张非所工。
水旱日疏陈,太初尤醇忠。
报罢读论语,普沆先后同。
可谓识大体,更张非所工。
水旱日疏陈,太初尤醇忠。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八)常读论语》。诗中表达了对《论语》的重视与推崇,认为它能帮助人们理解大局,认识到在处理事物时应有所变通,并非一成不变。同时,也强调了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策略和忠诚的重要性。
具体分析如下:
1. **报罢读论语,普沆先后同**:这句话意味着通过阅读《论语》,人们能够理解并遵循其中的教诲,就像普沆(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一样,前后一致地实践道德与智慧。
2. **可谓识大体,更张非所工**:这里赞扬《论语》教导人们识大体,即理解全局,知道何时该坚持原则,何时需灵活变通,而不是固守一法。
3. **水旱日疏陈,太初尤醇忠**:此句指出,在面对自然界的水灾旱灾等困难时,《论语》中的教诲如同最初的忠告一样,提醒人们保持忠诚与坚韧,积极应对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论语》深刻价值的认可,认为它不仅为个人修养提供了指导,也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国家治理提供了智慧。通过阅读《论语》,人们能够培养出识大体、知变通、忠诚不渝的品质,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且贺新原脱新字据景元本补除,四月二十五日卷起黄庭听寿曲,蒙斋可贺绵绵。
安排机会实关天。
生辰今日是,新命此时传。
宣室曾闻前席语,伟哉龙象初筵。
斜飞取势玉堂仙。
太平迟公等,大拜是今年。
记江梅、向来轻别,相逢今又平楚。
东风小试南枝暖,早已千林烟雨。
春几许。
向五老仙家,移下琼瑶树。
溪桥驿路。
更月晓堤沙,霜清野水,疏影自容与。
平生事,几度含章殿宇。
隔花么凤能语。
苔枝天矫苍龙瘦,谁把冰须细数。
千万缕。
簇一点芳心,待与和羹去。
移宫换羽。
且度曲传觞,主人花下,今日庆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