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辞亲返禁林,随人啼笑到如今。
三生白业施功浅,半世乌纱染俗深。
往事休污念佛口,新来初歇著书心。
朝朝顶礼金容后,一榻跏趺对水沈。
一自辞亲返禁林,随人啼笑到如今。
三生白业施功浅,半世乌纱染俗深。
往事休污念佛口,新来初歇著书心。
朝朝顶礼金容后,一榻跏趺对水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慨。
首联“一自辞亲返禁林,随人啼笑到如今。”描述了诗人离开家庭,踏入官场,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其中,“禁林”借指官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自由走向束缚的过程。
颔联“三生白业施功浅,半世乌纱染俗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他自认在三生(佛教概念,指前生、今生、来生)的修行中,施为的功德浅薄;而在官场中,半生的时间让他的行为深受世俗的影响,变得庸俗不堪。
颈联“往事休污念佛口,新来初歇著书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行为的悔悟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过去的错误不要再玷污他念经修行的口舌,同时,他也暂时放下著书立说的心思,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尾联“朝朝顶礼金容后,一榻跏趺对水沈。”描绘了诗人每日早起,向佛像行礼,然后静坐于榻上,面对水面冥想的情景。这既是对佛学的信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身生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其对道德、信仰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
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哀哉流民!
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哀哉流民!
昼行绝烟火,夜宿依星辰。哀哉流民!
父不子厥子,子不亲厥亲。哀哉流民!
言辞不忍听,号哭不忍闻。哀哉流民!
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哀哉流民!
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哀哉流民!
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哀哉流民!
甚至不得将,割爱委路尘。哀哉流民!
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哀哉流民!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