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远通莺响,花晴带雨痕。
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
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
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树远通莺响,花晴带雨痕。
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
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
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饭后登山的闲适情景和心境。"树远通莺响,花晴带雨痕"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莺声在远处的树间回荡,而鲜花即便晴朗无雨,也似乎带着雨后的清新。"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则表明诗人在攀登山峦时不经意地回头望去,通过水面的反射看到远处的村庄,这种视觉上的错落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两句流露出诗人独自行走后的孤寂与超然。"澹"字形容山川的幽静,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清归"则是指归途时那份清净的心境,"笑不言"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和喜悦。
最后两句"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留恋,不愿迅速归家,而是选择慢慢品味这份宁静。"松菊未应存"中的"松"和"菊"都是常指长寿和坚贞的植物,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希望这种美好时光能够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莫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沈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