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0)
注释
楚乡:古代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早梅:冬季开花的梅树,象征早春的到来。
柳色:柳树的绿色,代表春天的景色。
波光:水面反射的阳光,形容湖水的动态美。
淮上:淮河之上,地理位置。
雁行:大雁成群结队。
消息:这里指书信或讯息。
侬边:方言,我这边,指诗人自己。
翻译
楚地的春天来得早,梅花已经盛开,柳树的绿色与湖面波光相互争艳。
大雁在淮河上成行向北飞去,难道没有一点消息传到我这里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的景象,通过对梅花、柳树、雁行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楚乡春冷早梅天"一句,以"冷"字渲染出初春时节的清寒与静谧,同时点明了早梅傲立于此种背景之中,显得格外坚韧和孤独。而"柳色波光已斗妍"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写,柳树在春风的轻拂下,颜色鲜明,波光粼粼,与"斗妍"相比,既形容了柳枝间微妙的光影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丰富。

接下来的"淮上雁行皆北向"一句,则引入了远方的意象。"淮上"指的是长江以南的淮河流域,这里的雁行排列整齐,均向北飞去,这不仅是春天的景象,也让人联想到了归巢之情。最后一句"可无消息到侬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尽管有雁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意象,但实际上却无法带来任何消息,这种隔绝感增添了一份孤独和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杂题·其二

竿棹每随身,情于白鸟亲。

一蓑江上老,阅尽往来人。

(0)

寓徐给事宅观旧所植竹树怆然有怀

君为金门彦,我向故山来。

芳树绕庭绿,犹是去时栽。

寝阁铺余馥,宾位满青苔。

孤赏谁为乐,园花空自开。

(0)

次潞州判官王宗大途中书事韵

并州归路出汾西,满马黄尘首屡低。

漳水净涵霜练洁,太行高插剑锋齐。

新诗起草推敲涩,老眼生花眺望迷。

不独山城连榻卧,为君今夜更留题。

(0)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其五

殿中泥佛已丹青,堂上禅师也画成。

笑我形骸枯木样,无禅无佛太粗生。

(0)

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其三

垆下三年世路穷,蚁封盘马竟难工。

千山虽隔日边梦,犹到平阳池馆中。

(0)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四清明

父在斯耶,应听我、孤儿泣告。

自父去、年年寒食,凄凉墓道。

一盏香羹新妇做,调和费尽慈亲教。

更声声、含泪问黄泉,儿谁靠。存亡事,伤怀抱。

婚嫁事,催衰老。积劬劳悲痛,父魂应晓。

后死漫言多十载,几曾生受孤儿孝。

却堪怜、薤草迓铭旌,行将到。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