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花江放船恭依皇祖诗韵》
《松花江放船恭依皇祖诗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隆崇长白佑维清,松花江源山顶生。

飞流银河练影明,萦回千里竹箭轻。

望祭申悃和鸾鸣,临江遂命青雀横。

水天上下秋光晶,冯夷静恬涛不惊。

击汰直达吉林城,沧浪之水义最精。

俯看直欲濯我缨,讵必昆明习战兵。

隆崇长白佑维清,继绳祖烈希景行,从流宁为欣渟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白山的神圣与松花江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先,“隆崇长白佑维清”一句,开篇即赞美了长白山的崇高与神圣,它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座守护神,保佑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清明。接着,“松花江源山顶生”,点明了松花江的发源地在长白山的山顶,源头之水纯净而神圣。

“飞流银河练影明,萦回千里竹箭轻”两句,生动描绘了松花江源头的瀑布如银河般壮观,水流清澈明亮,蜿蜒流淌,如同轻盈的箭矢穿越千里。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望祭申悃和鸾鸣,临江遂命青雀横”描述了人们在江边举行祭祀活动的情景,鸾鸟的鸣叫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氛围。随后,“水天上下秋光晶,冯夷静恬涛不惊”则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秋日的晶莹,冯夷(传说中的水神)的静谧使得波涛也显得格外平静。

“击汰直达吉林城,沧浪之水义最精”中,“击汰”意为击水前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长白山与松花江的敬仰之情,以及它们对吉林城乃至整个区域的重要意义。“俯看直欲濯我缨,讵必昆明习战兵”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洗濯帽子一样净化心灵的愿望,不必通过战争来实现和平与秩序。

最后,“隆崇长白佑维清,继绳祖烈希景行,从流宁为欣渟泓”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长白山的崇高地位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祖精神的继承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体现了清代帝王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谯仲甫致政闻南迁见寄·其二

群蜚逐食傍人鸣,暝霭蒸山浓欲倾。

世事满头归未得,片心直向日边明。

(0)

次韵黄侍郎沧江海棠六绝·其六

指麾红紫思无滨,抵当丹青笔有神。

百树花閒一编易,主人意韵镇长新。

(0)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一

新妇尖连赵家墺,憩龙山望上皇村。

若言此兆为前定,人事是非都不论。

(0)

宋叔简挽词

上国曾随计,香名众所闻。

百年犹是短,寸禄不沾分。

笛送邻家月,楼藏卧处云。

生刍何必奠,徐稚有铭文。

(0)

鄂州南楼

鄂州州前山顶头,上有缥缈百尺楼。

大开窗户纳宇宙,高插栏干侵斗牛。

我疑脚踏苍龙背,下瞰八方无内外。

江渚鳞差十万家,淮楚荆湖一都会。

西风吹尽庾公尘,秋影涵空动碧云。

欲识古今兴废事,细看文简李公文。

(0)

求先人墨迹呈表兄黄季文

我翁本诗仙,游戏沧海上。

引手掣鲸鲵,失脚堕尘网。

身穷道则腴,年高气弥壮。

平生无长物,饮尽千斛酿。

传家古锦囊,自作金玉想。

篇章久零落,人间眇馀响。

搜求二十年,痛泪湿黄壤。

君家图书府,墨色照青嶂。

我翁有遗迹,数纸古田样。

髣髴钟王体,吟句更豪放。

把玩竹林间,寒风凛悽怆。

昂昂野鹤姿,愧无中散状。

儿孤襁褓中,家风随扫荡。

于兹见笔法,可想翁无恙。

幽居寂寞乡,风月共来往。

众丑成独妍,群瘖怪孤唱。

一生既蹉跎,人琴遂俱丧。

托君名不朽,斯文岂天相。

旧作忽新传,识者动慨赏。

嗟予忝厥嗣,朝夕愧俯仰。

敢坠显扬思,幽光发草莽。

假此见诸公,丐铭松柏圹。

君其启惠心,慰彼九泉望。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