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崇长白佑维清,松花江源山顶生。
飞流银河练影明,萦回千里竹箭轻。
望祭申悃和鸾鸣,临江遂命青雀横。
水天上下秋光晶,冯夷静恬涛不惊。
击汰直达吉林城,沧浪之水义最精。
俯看直欲濯我缨,讵必昆明习战兵。
隆崇长白佑维清,继绳祖烈希景行,从流宁为欣渟泓。
隆崇长白佑维清,松花江源山顶生。
飞流银河练影明,萦回千里竹箭轻。
望祭申悃和鸾鸣,临江遂命青雀横。
水天上下秋光晶,冯夷静恬涛不惊。
击汰直达吉林城,沧浪之水义最精。
俯看直欲濯我缨,讵必昆明习战兵。
隆崇长白佑维清,继绳祖烈希景行,从流宁为欣渟泓。
这首诗描绘了长白山的神圣与松花江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先,“隆崇长白佑维清”一句,开篇即赞美了长白山的崇高与神圣,它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座守护神,保佑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清明。接着,“松花江源山顶生”,点明了松花江的发源地在长白山的山顶,源头之水纯净而神圣。
“飞流银河练影明,萦回千里竹箭轻”两句,生动描绘了松花江源头的瀑布如银河般壮观,水流清澈明亮,蜿蜒流淌,如同轻盈的箭矢穿越千里。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望祭申悃和鸾鸣,临江遂命青雀横”描述了人们在江边举行祭祀活动的情景,鸾鸟的鸣叫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氛围。随后,“水天上下秋光晶,冯夷静恬涛不惊”则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秋日的晶莹,冯夷(传说中的水神)的静谧使得波涛也显得格外平静。
“击汰直达吉林城,沧浪之水义最精”中,“击汰”意为击水前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长白山与松花江的敬仰之情,以及它们对吉林城乃至整个区域的重要意义。“俯看直欲濯我缨,讵必昆明习战兵”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洗濯帽子一样净化心灵的愿望,不必通过战争来实现和平与秩序。
最后,“隆崇长白佑维清,继绳祖烈希景行,从流宁为欣渟泓”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长白山的崇高地位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祖精神的继承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体现了清代帝王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鄂州州前山顶头,上有缥缈百尺楼。
大开窗户纳宇宙,高插栏干侵斗牛。
我疑脚踏苍龙背,下瞰八方无内外。
江渚鳞差十万家,淮楚荆湖一都会。
西风吹尽庾公尘,秋影涵空动碧云。
欲识古今兴废事,细看文简李公文。
我翁本诗仙,游戏沧海上。
引手掣鲸鲵,失脚堕尘网。
身穷道则腴,年高气弥壮。
平生无长物,饮尽千斛酿。
传家古锦囊,自作金玉想。
篇章久零落,人间眇馀响。
搜求二十年,痛泪湿黄壤。
君家图书府,墨色照青嶂。
我翁有遗迹,数纸古田样。
髣髴钟王体,吟句更豪放。
把玩竹林间,寒风凛悽怆。
昂昂野鹤姿,愧无中散状。
儿孤襁褓中,家风随扫荡。
于兹见笔法,可想翁无恙。
幽居寂寞乡,风月共来往。
众丑成独妍,群瘖怪孤唱。
一生既蹉跎,人琴遂俱丧。
托君名不朽,斯文岂天相。
旧作忽新传,识者动慨赏。
嗟予忝厥嗣,朝夕愧俯仰。
敢坠显扬思,幽光发草莽。
假此见诸公,丐铭松柏圹。
君其启惠心,慰彼九泉望。
《求先人墨迹呈表兄黄季文》【宋·戴复古】我翁本诗仙,游戏沧海上。引手掣鲸鲵,失脚堕尘网。身穷道则腴,年高气弥壮。平生无长物,饮尽千斛酿。传家古锦囊,自作金玉想。篇章久零落,人间眇馀响。搜求二十年,痛泪湿黄壤。君家图书府,墨色照青嶂。我翁有遗迹,数纸古田样。髣髴钟王体,吟句更豪放。把玩竹林间,寒风凛悽怆。昂昂野鹤姿,愧无中散状。儿孤襁褓中,家风随扫荡。于兹见笔法,可想翁无恙。幽居寂寞乡,风月共来往。众丑成独妍,群瘖怪孤唱。一生既蹉跎,人琴遂俱丧。托君名不朽,斯文岂天相。旧作忽新传,识者动慨赏。嗟予忝厥嗣,朝夕愧俯仰。敢坠显扬思,幽光发草莽。假此见诸公,丐铭松柏圹。君其启惠心,慰彼九泉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gJHnQwp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