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彗黍如粟。
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
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彗黍如粟。
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
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述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田野的丰收与民间的信仰。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世间的喜悦。
首句“云萧索,田风拂拂”设定了春日晴朗、微风习习的氛围,接着“麦芒如彗黍如粟”生动地描绘出麦子成熟、金黄色的景象。紧随其后,“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反映出了农民与官吏之间的经济关系。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展示了耕作的勤劳和大自然的恩赐,而“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切和对土地出租者的期望。
随后,“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图景,充满了生机与神秘,而“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则流露出对宗教信仰和宇宙秩序的一种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活动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生命、土地和神灵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梦跨海风出埃?,万顷琼瑶双履踏。
四无畔岸水连天,两碗琉璃自相合。
当时我外更无人,仙圣往来班杂遝。
恍然梦觉失清游,正似明珠埋蚌蛤。
十年对月心自拜,江南沙土老额塌。
羡君持月海天游,万里乾坤云一匝。
乘槎径到斗牛间,细语星辰相问答。
知君此行有奇遇,直挟星书扣阊阖。
群仙若问青山人,白发秋深坐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