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山上吟》
《西江月.山上吟》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千叶寒云护者,一緺流水环之。乱山横处亦堪诗。

索向天涯游子。古庙谒来曾记,板桥望处偏迷。

瘦驴到处葛巾欹。一幅倪迂画里。

(0)
鉴赏

这首《西江月·山上吟》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此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千叶寒云护者,一緺流水环之。” 开篇即以“千叶”形容云朵之繁复,“寒云”则点出季节的冷冽,云层如同守护者般围绕着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緺”字在此处应为“緺”字之误写,实际应为“緪”,意指细丝或线,此处用来形容流水,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环绕山体的生动画面。

“乱山横处亦堪诗。” 山峦起伏,错落有致,即便在看似杂乱无章之处,也能找到诗意的存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即使是最平凡的景色,在诗人眼中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索向天涯游子。” 这一句将视线转向远方,仿佛在呼唤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念之情。

“古庙谒来曾记,板桥望处偏迷。” 古老的庙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那座架在溪流上的木板桥,则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更蕴含了时间的流转与记忆的深刻。

“瘦驴到处葛巾欹。” 瘦驴在山间自由漫步,葛巾斜挂在驴背上,这一场景既展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在,也暗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一幅倪迂画里。” 最后一句将整个画面比作倪瓒(倪迂)的画作,倪瓒是中国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其作品以淡雅、疏朗著称。这里不仅赞美了董以宁笔下的山水之美,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画风的追慕。

综上所述,《西江月·山上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闻过

秋来火伞尚高张,心定还能热处凉。

自古及今谁不死,宁人负我亦何伤。

缗钱琐碎争多少,杯酒纷纭说短长。

旧管钓台时入梦,人间未有两严光。

(0)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其一

乾淳以后学无师,嘉绍厌厌士气衰。

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谶晚唐诗。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

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0)

送曹鼎臣君铸二首·其二

气骨今年改,除纶定不难。

勿言官职小,足庇户门寒。

楚雨禾犹绿,燕霜树已丹。

故人如见问,家尚寄严滩。

(0)

送杨复之归吾里

四十青春七十翁,客楼时得一樽同。

子将仕矣云霄上,我合归欤涧谷中。

凉夜岁星守南斗,丰年江国喜西风。

许追父老鸡豚社,为说犹能醉颊红。

(0)

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其六

贫家无节物,何况此荒城。

村妓闻来贺,山翁懒出迎。

头疡连耳肿,夜雨杂风鸣。

政尔堪高卧,床香菊枕成。

(0)

独游塘头五首·其四

密树窥青果,方塘数绿荷。

久晴田水细,向晚野烟多。

兀坐几忘起,成诗费屡哦。

归鞍犹觉早,再欲叩烟萝。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