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其二》
《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喜怒皆和气,天全一片春。

眼高多识士,心直不疑人。

称得深衣古,争传判笔神。

恙微谈笑去,忽失玉璘珣。

(0)
注释
喜怒皆和气:无论情绪好坏都能保持平和。
天全一片春: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春天的温暖中。
眼高多识士:眼界开阔,认识很多有才之人。
心直不疑人:心地正直,从不轻易怀疑他人。
深衣古:深沉的学识如同古代学者的装扮。
判笔神:判决如神,形容判断精准无比。
恙微谈笑去:小病通过轻松交谈就痊愈了。
玉璘珣:比喻珍贵的宝物,可能指人才或物品。
翻译
无论喜怒都保持平和,天地间充满春天的气息。
眼光高远能识众多贤士,心地坦诚从不怀疑他人。
称赞他的深沉学识如同古代的深衣,人们竞相传颂他的判决如神。
小病在谈笑中自愈,忽然发现珍贵的宝贝不见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挽右史方铁庵诗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豁达,以及他对友情和品格的珍视。

“喜怒皆和气,天全一片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无论是喜悦还是愤怒,都能保持一种平静和谐的态度,就像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一样充满生机。

“眼高多识士,心直不疑人。”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高度评价和信任,认为对方有远见卓识,同时也保持着一颗纯洁无私的心,不会轻易怀疑他人。

“称得深衣古,争传判笔神。”这一句中,“深衣”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典型形象,而“判笔神”则是在赞美对方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高超的造诣,而且能够领悟并评价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

“恙微谈笑去,忽失玉璘珣。”最后两句描写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离别场景,“恙微”意味着交谈之中带有一丝忧虑,但这种情绪很快就在欢声笑语中消散,而“忽失玉璘珣”则像是对友谊深厚的一种比喻,表达了即便是分开,也如同失去珍贵的玉器一般,带有一丝不舍。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友情和艺术的追求与珍视,以及他对生活态度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端五怀诸兄弟

五月扁舟滞异乡,时逢佳节倍堪伤。

遥知兄弟相谈处,对酒薄樽少一觞。

(0)

寄归永言兄

寒冬一剑涉天涯,客路间关感物华。

隐隐浮云攒万岫,漫漫浅水荡孤艖。

计程不惮都畿远,回首那堪岭树遮。

燕市虽然春色近,犹怀昔日咏梅花。

(0)

和岷王赐宴

遥望祥光奉命来,庆云璀璨辟天开。

绵绵带砺千年巩,烨烨龙章五色裁。

川谷流归咸有汇,鹿鸣歌振了无猜。

宝坊从此垂光远,日丽风清扫祲埃。

(0)

临儿小祥

忆儿镇日念悠悠,岁月蹉跎又一周。

鼎水凄风飘旧恨,滨江疏雨搅新愁。

旅笥空有生前字,浮世犹如海上沤。

况滞天涯归未得,绿杨碧草叹萤流。

(0)

荆门州借宿艾文学书室

居虽城市里,自足远尘氛。

树杪青浮霭,亭边翠逗云。

梅输春色早,鸟语夕阳欣。

偶得閒房憩,令人厌俗纷。

(0)

途中早起自叹

轮蹄周岁掷流光,人事况逢重感伤。

两度还家双泪眼,五年薄宦一湖湘。

萧然驲舍残更梦,都向溪头度岭长。

才得安眠又晓发,寒风烟雾共苍茫。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