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郡寒烟里,祗园粉堞边。
禅房有花木,向日记留连。
颓废嗟如是,施檀亦偶然。
邑民似相识,瞥眼十馀年。
山郡寒烟里,祗园粉堞边。
禅房有花木,向日记留连。
颓废嗟如是,施檀亦偶然。
邑民似相识,瞥眼十馀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拜访独乐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山郡寒烟里”,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山城笼罩在一片寒烟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祗园粉堞边”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环境,粉墙围绕着庄严的佛寺,暗示了宗教场所的神圣与静谧。
“禅房有花木,向日记留连。”诗人注意到寺庙内的禅房周围种植着花草树木,这些自然景物与寺庙的静谧环境相得益彰,让人心生欢喜,流连忘返。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和谐共生的理念。
“颓废嗟如是,施檀亦偶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施舍行为的思考。颓废之事虽多,但施舍却是一种偶然的善举,强调了行善的重要性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中的真诚与善意。
最后,“邑民似相识,瞥眼十馀年。”诗人发现,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但这里的居民似乎都还记得他,这让他感到亲切与温暖。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延续,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社会和人性的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石出如人长,滩名以兹显。
萝衣绿乍纫,苔发翠初剪。
云凝身覆裸,雨零泪流泫。
影浸浪纹摇,足踏波痕浅。
至今屹以立,不逐流波转。
有时气郁蒸,阴火炊甑甗。
有时风濆沦,神力旋硙碾。
我买西江船,三月涉危险。
潭空巨鱼潜,沙㙲馋蛟远。
陵谷永不迁,桑海何曾变。
考绩膺清裁,幸与天官选。
平生抚字心,施政当力勉。